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背景
文天祥在赣州知州任上,以家产充军资,起兵抗元,入卫临安,不久任右丞相,赴元军谈判被扣留,拘押北行。后脱险南归,率兵抗击元军。景炎元年(1276),他在从南通往福州拥立端宗以力图恢复的途中,作《扬子江》一诗述志。
译文
前几日伴狂风自去北海漂游,费尽千辛万苦回到扬子江头。
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针,不永远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注释
扬子江:长江在南京一带称扬子江。北海:这里指北方。回从:曲意顺从。
磁针石:即指南针。南方:这里指南宋王朝。
赏析
《尧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诗,一向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志向的。诗人运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抒写了自己心向南宋,不到南方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对祖国的坚贞和热爱。
诗的首二句纪行,叙述他自镇江逃脱,绕道北行,在海上漂流数日后,又回到长江口的艰险经历。首句的“北海游”。指绕道长江口以北的海域。次句“回从扬子大江头”,指从长江口南归,引起三、四两句。
末二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现了他不辞千难万险,赶到南方去保卫南宋政权的决心。忠肝义胆,昭若日月。
全诗语言浅近,比喻贴切,字里行间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
十年烽火金山寺,孤棹蒲帆铁瓮城。
日暮鱼龙纷出没,云边鹳雀自飞鸣。
江流万古无归日,野没千村有哭声。
几处楼船笳鼓动,极天风浪一伤情。
帆去天涯势不回,龙笳何惜渡江来。
香车若到长干路,后主荒宫花又开。
猜您喜欢
苦海周遭断去帆,东风吹泪向天南。
龙蛇泽里清明五,燕雀笼中寒食三。
扑面风沙惊我在,满襟霜露痛谁堪。
何当归骨先人墓,千古不为丘首惭。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分类: 爱国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
铜驼恨,那堪说!
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栏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儒冠多误身,识字用心苦。
斯文忧患馀,郁郁流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