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修真地,曾无俗混淆。
云根起坛级,江面出松梢。
轩静檐垂斗,窗虚洞接茅。
何当脱尘滓,来结皎然交。
猜您喜欢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
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
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
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
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予观之,理诚如是。
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
意古人别自有术。
东来重见郭翻船,目极沧洲似渺然。
浪信小桡穿竹去,不知佳景向谁边。
白头赵将心仍在,多病莱芜灶不烟。
惟有王家风月地,时时客看满池莲。
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剑背打回回。
先教净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