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苍云绀宇峥嵘,有听法神龙,渡水胡僧。
人立冰壶,诗留玉带,塔语金铃。
摇碎月中流树影,撼崩崖半夜江声。
误汲南冷,笑杀吴侬,不记茶经。
译文
高高的佛寺横空出世,直与浓云相傍。这里曾有神龙幻形前来听讲,还有从远道渡江到此的西域和尚。游人置身于玉洁冰清的世界之中,忆起东坡留下玉带和诗篇的佳话,听那寺塔的金铃阵阵作响。树影出现于长江的江心,摇碎了波面的月光。夜半的江涛,隆隆地震撼着崩坏的崖壁,势不可挡。昔时曾有军士拿江岸水冒充南泠水的情况,可笑如今的吴人,早已把《茶经》遗忘。
注释
金山寺:又名龙游寺、江天寺,在镇江长江中的金山上(金山至清代方与南岸毗连)。绀宇:佛寺,佛寺多以绀色琉璃作屋顶。听法神龙:北宋庆历间金山寺毁于火,寺僧瑞新发誓重建。相传有神龙化为人形前来听法,显身潜入金山下的龙潭,寺僧因得布施钱百万。冰壶:喻洁净的世界。误汲南泠:唐陆羽精于茶事,世称茶神。南泠,一作南零,在镇江附近的长江中心,陆羽品其水质为天下第七,《煎茶水记》则品为第一。吴侬:吴人。《茶经》:陆羽论茶的经典著作。
赏析
小令入手擒题,以三句写出了金山寺宏伟的外观与富有宗教色彩的精神内质。“苍云”是实景,又暗用《宝雨经》“乘苍云来诣佛所”的佛教语言;“听法神龙”、“渡水胡僧”,则呈示了寺内的宗教气氛与巨大的感召力。龙、僧对举,当是受唐张祜《题润州金山寺》“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名联的启示,但在曲中更见形象。以下三句鼎足对,则度入了“游金山寺”的“游”。尽管与作者形象直接关联的仅出“人立冰壶”一句,但“诗留”、“塔语”,也间接反映出诗人观景、怀古乃至诗兴遄发的景象。而此三句中,又进一步表现了金山寺的风物特色与文化内涵。这一切都从“风神”落笔,自觉气象不凡。
“摇碎月”一联为细染,对象为“树影”与“江声”。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的写景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将眼前的实像都转移至夜间表现,这是为了取得更为完美、典型的艺术形象效果。从前文的“苍云”、“冰壶”来看,作者的游览已近黄昏,这就为他进一步驰骋想象提供了条件。树影中流、江声撼崖,置于夜半“碎月”之中,更添一种苍莽悲郁的风调。作者的襟怀茫远、心潮澎湃,也于此间反映了出来。
末三句的“误汲南泠”云云,看似无端,实为眺望南岸所见景观的联想。时值黄昏,南岸人家汲水回家,一片熙熙攘攘的生活情景。他们的“汲水”是为了应付日常的需要,自然“不记《茶经》”,曲中的这一笔便点出了这一实质。然而,金山寺的游览却激起了诗人的无穷雅兴,所以要“笑煞吴侬”了。这三句巧妙地借用典故,为这快游的满足心态画上了句号。
由此可见,借景见情、借物象见游兴,是该曲在内容表现上的特色。而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全曲锤炼字句,尤以活用典故、成句见长。这种活用,又表现在虚实相兼上。所谓实,即属于本地风光,如“听法神龙”、“诗留玉带”、“中流树影”、“误汲南泠”,其故实在注释中已予解释。所谓虚,即典故虽非金山寺所自有,而其意蕴却有助于实景的印证。如“渡水胡僧”,令人联想起达摩一苇渡江、杯渡和尚借杯渡水的宗教故事;“塔语金铃”,令人联想到《晋事·佛图澄传》中佛图澄闻塔铃而知寓意的典故。这一切,都有助于烘染金山寺作为释教胜地的氛围和气象。
猜您喜欢
春思
花落春归,怨啼红杜鹃声脆,遍园林景物狼籍。
草茸茸,花朵朵,柳摇深翠。
开遍茶蘼,近清和困人天气。
【醉春风】粉暖倩蜂须,泥香沾燕嘴。
迟迟月影上帘钩,犹未起,起。
为想别离,倦余梳洗,暗生憔悴。
【迎仙客】兽炉香篆息,鸾镜暗尘迷,绣床几番和闷倚。
玉腕消金钏松,钗横环翠委。
屈指归期,不觉的粉脸流红泪。
【红绣鞋】花飞尽空闲鸳砌,日初长静掩朱扉,系垂杨何处玉骢嘶?
落谁家风月馆?
知那里燕莺期?
话叮咛不记得。
【十二月】正交颈鸳鸯拆离,恰双栖鸾凤分飞。
效比翼鹣鹣独宿,乐于飞燕燕孤栖。
传芳信归鸿杳杳,盼音书双鲤迟迟。
【尧民歌】呀,因此上美甘甘风月久相违,冷清清云雨杳无期。
静巉巉灯火掩深闺,清耿耿离魂绕孤帏。
伤悲,雕鞍去不归,都则为辜负了韶华日。
【耍孩儿】自别来无一纸真消息,日近长安那里?
倚危楼险化做望夫石,暮云烟树凄迷。
把春心几度凭归雁,劳望眼终朝怨落晖。
到此际愁无寐,昏秋水揉红泪眼,淡青山蹙损了蛾眉。
【一煞】想当初教吹箫月下欢,笑藏阄花底杯。
到如今花月成淹滞,月团圆紧把浮云闭,花烂熳频遭骤雨催。
落花残月应何济?
花须开谢,月有盈亏。
【尾声】叹春归人未归,盼佳期未有期。
要相逢料得别无计,则除是一枕余香梦儿里。
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九首
烧丹灶,洗药瓢,乐清闲几个人知道。
闲吹凤箫,闷拈兔毫,焉用牛刀。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门长闭,客任敲,山童不唤陈抟觉。
袖中《六韬》,鬓边二毛,家里箪瓢。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杀三士,因二桃,不如五柳庄前傲。
文魔贾岛,诗穷孟郊,酒困山涛。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繁华梦,贫贱交,唐尧不改巢由凋。
纷纷紫袍,区区绿袍,恋恋锦绨。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
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难开眼,懒折腰,白云不应蒲轮召。
解组汉朝,寻诗灞桥,策杖临皋。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依山洞,结把茅,清风两袖长舒啸。
问江边老樵,访山中故交,伴云外孤鹤。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苍头哨,骢马骄,放辔头也只到长安道。
说家门尽教,守虀盐慢熬,请荆布休焦。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山容瘦,木叶凋,对的窗尽是诗材料。
苍烟树杪,残雪柳条,红日花梢。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越山即事二首
庭前树,篱下菊,老渔樵相伴闲鸥鹭。
听道士步虚,教稚子读书,引吟客携壶。
借贺老鉴湖船,访谢傅东山去。
云轻散,月易残,女箫何成败了些风流汉。
冯魁硬铲,出生紧赶,小姐先赸。
今夜惜花心,明日伤春叹。
帕罗残粉浥啼痕。
远岫湿寒云。
枫叶寒江,芦花夜雪,孤雁怕离群。
归来独对银釭坐,锦被待谁温。
歌谱羞拈,舞衣闲挂,何处不思君。
绍熙辛亥除夕。
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
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
道经吴淞。
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
星斗下垂。
错杂渔火。
朔吹凛凛。
卮酒不能支。
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
因赋此阙,盖过旬,涂稿乃定。
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
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
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
此行既归。
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正凝想、明挡素袜。
如今安在?
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明挡一作:珰)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
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
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