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
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译文
作客他乡,愁思满腹,虽归心似箭,然归期难卜,唯有在江边目断归舟,留连徘徊而已。
时已黄昏,烟霭四起,在山间弥漫,将树色吞没。黄昏的江面,放眼四顾,没有比那翻光倒影、绚烂多彩的晚霞,更引人注意了。
江面独鹤凌空飞过,成对的野鸭还在浪花中嬉戏。
傍晚凉意侵袭,我仍站在岸边不想离去,千里之外的故乡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注释
徙倚:徘徊。
凫:野鸭。
兹:现在。无衣:没有衣着。
赏析
首句“客心愁日暮”,起调平稳,而包笼颇大。诗人作客他乡,愁思满腹,虽归心似箭,然归期难卜,唯有在江边目断归舟,留连徘徊而已。时已黄昏,烟霭四起,在山间弥漫,将树色吞没。面对如此景象,使人不能不产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的慨叹。是以“客心”一句,实使“山烟”一句不呼自来,所谓因情生景是也。但是,诗人眼前虽不得归,归期却未必无望,所以他的内心,也不尽是悲凉。“山烟”一句色调太暗沉,于是“江水映霞晖”,诗意又振起。黄昏的江面,放眼四顾,没有比那翻光倒影、绚烂多彩的晚霞,更引人注意了。这晚霞一及江面,一江流动着的,便似乎不是水,而是万匹锦绣。这一句色调明丽鲜亮,正是诗人心中希望的象征。“独鹤”二句的两两相对,机杼又与上二句相同。独鹤凌空,形单影只,则使人生一身飘泊之悲;双凫出浪,相亲相近,则使人生夫妇相聚、举家团圆的向往。不过,这二句与上二句对比手法虽同,但笔致一阔大、一灵动,其趣亦不相同,而分别可喜可玩。诗最后以离乡千里,天寒无衣,凄然作结,回应到首句,则全诗成一浑然整体矣。
这首诗,写景流丽,言情婉转,不作艳词丽句,能以本色见佳。尤其是其中间四句,对仗精切,音调谐婉,缀句连篇,宛如唐律,是全诗最胜之处。即此一斑,亦可知老杜“苦学阴何”之语,实非虚谈,若何逊之诗,真有可学之处。
客心愁日暮。
徙倚空望归。
山烟涵树色。
江水映霞晖。
独鹤凌空逝。
双凫出浪飞。
故乡千余里。
兹夕寒无衣。
猜您喜欢
夫君美章句。
席丈珍梁楚。
伊余忝摄官。
含毫亦禁阻。
直庐去咫尺。
心期得宴语。
休沐乃幽栖。
别离未几许。
伫立日将暮。
相思忽无绪。
溪北映初星。
桥南望行炬。
九重不可越。
三爵何由举。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谁怜。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
别来此处最萦牵。
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巩洛上东门,薄暮川流侧。
浑浑车马道,行人不相识。
日夕栖鸟远,浮云起新色。
寸心空延伫,对面何由即。
飞轮倘易去,易去因风力。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
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
忠州过了又涪州。
掷与巴江流到海,切莫回头。
缘沟绿草蔓。
扶楥杂华舒。
轻烟澹柳色。
重霞映日余。
遥遥长路远。
寂寂行人疎。
我心怀硕德。
思欲命轻车。
高门盛游侣。
谁肯进畋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