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
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
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
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
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
忘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
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背景
这首诗是南朝齐郁林王隆昌元年(494)春天,诗人沈约自吏部郎任上出为东阳太守,赴任途中经过定山时有感而作。
译文
早年爱去远方的深谷漫游,老来见到这奇山多么快乐。
山颠耸立在彩虹之上,白云在它的腰际飞飘。
斜倾的崖壁像要忽然跌倒,绝顶伸出浑圆的帽峰一座。
宽阔的江流奔入大海,经过急滩有万颗浪珠溅落。
野海棠花开得正繁,山樱桃怒放丹红如火。
幽兰和杜若诱人忘了回归,官禄未辞心总为芳荃恋慕。
一心想去采一年开花三次的灵芝,向往九仙徘徊不忍离去。
注释
定山:一名狮子山,在浙江余杭东南。夙龄:少年,早年。晚莅:即莅晚。到了晚年时。
标:树立。置:放置。
倾壁:顷危的峭壁。
归海流:流向大海。漫漫:水无涯际的样子。浦:河流向江海的入口。溅溅:水流急速的样子。
然:通“燃”。
兰杜:兰草和杜若。怀禄:怀恋禄位。芳荃:香草。
眷言:眷恋。三秀:灵芝,一年开三次花,传说服之可以成仙。九仙:九类仙人。
猜您喜欢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大谷来既重。
岷山道又难。
摧折非所悋。
但令入玉盘。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
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
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
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僧曰:“无征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
余曰:“诺。“
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开我八袭。
辟我九重。
珩佩流响。
缨绂有容。
衮衣前迈。
列辟云从。
义兼东序。
事美西雍。
分阶等肃。
异列齐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