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蜜筒香蜂报衙,杏梁泥歇燕成家。
浮萍断送春归去,尽向东流载落花。
醣蜜筒香蜂报术,杏梁泥歇燕成家。
浮萍断送春归去,尽向东流载落花。
报道春归去,忙来看落红。
岂知春不去,还在绿阴中。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背景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二月,严武再为成都尹蒹剑南节度使。三月杜甫由阆州复至成都草堂,便写了此诗。诗中反映了杜甫饱经忧患,备尝困顿之后,由于深感踪迹无常,往来不定之苦而产生自伤自解,随遇而安的思想。
译文
长满青苔的小路边,仍旧是修竹临江,茅檐下的花木,依然是浓荫覆地。
离开草堂已经三年了,归来时正是春花正茂的时候。
谢安常倚杖与孤石相望,我却在浣花溪浅沙地上倾壶独酌。
欣赏那远处闲静浮于水面上的水鸥,观看那在微风中斜飞的燕子。
我今日虽回到了这地方,但不知以后又怎么样,现在蜀中多乱,世路梗阻,年纪这么大了,一个人的一生,也终会有尽头之日呀。
来日既有限,所以不同不于愁中取乐,醒后有酒又饮个醉,兴之所至便是家了,得快乐时且快乐,何必计较能在这里住上多久呀。
注释
苔径:长满青苔的小路。临:挨近,靠近。覆:遮盖。
频:多次。甲子:甲为天干的首位,子为地支的首位。倏忽:一作“归到”。春华:即春花。
倚仗看孤石:晋谢安所居的地方,有石一柱,谢安常倚仗相对。杜甫在这句诗里说的即指此。倾壶:指斟酒。沙:浣花溪有沙。
梗:阻塞。涯:穷尽。764年,杜甫已五十三岁。
乘兴:兴会所至的意思。
留春一日不可,种树十年未成。
芳草断肠花落,绿窗携手莺声。
春到强娱乐,春归心寂然。
夕阳芳草地,梅雨落花天。
梁舌独调燕,林声渐噪蝉。
朱颜随物改,谁与驻流年。
东风定何物?
所至辄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百花开尽到荼縻,一片春心又欲归。
可恨东风留不得,漫教啼鸟怨斜辉。
草满闲塘絮满溪,万株烟柳一鹃啼。
开帘恰见春归处,花片东流日景西。
青青结子在梅梢,方见春来夏已交。
认得主人双燕子,香泥衔去理新巢。
南北春归有许忙,一晴轻策度林塘。
柳摇别岸东风瘦,花落断桥流水香。
老去客游空剑气,日来心事只诗囊。
幽情一点云天远,独鸟无声飞夕阳。
过却清明艳冶天,梨花飞雪柳森烟。
欲凭莺燕留春住,无奈东风信杜鹃。
抵死连宵雨不休,今朝晴景莫登楼。
杜鹃啼得春归了,风里杨花点点愁。
红芳老尽绿阴肥,到处杨花作雪飞。
塞北从来无杜宇,不知何物动春归。
三月春光积渐微,不须风雨也应归。
与人又作经年别,回首空惊昨梦非。
江燕雏引芳草满,林莺出谷杏花稀。
沈郎别有伤情地,不为题诗减带围。
正是春归却送归,斜街长日见花飞。
茶能破睡人终倦,诗与排愁事已微。
三十不官宁有道,一生负气恐全非。
昨宵索共红裙醉,酒泪无端欲满衣。
百计留春春亦归,东君欲别更依依。
空庭夜雨醒残梦,芳草天涯怨落晖。
绕树乍听莺百啭,衔泥惊见燕双飞。
欲寻红紫无踪迹,花点池塘絮点衣。
野杏溪桃三两枝,春归也作送春诗。
东君自爱长安好,能住山城得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