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窗未曙,邻鸡再三啼。
揽衣起徘徊,傍水鸣鸊鹈。
木末雾气薄,花梢露华低。
晨光一开豁,照耀东与西。
隔屋鸟语碎,叫云鹤声齐。
治生不可缓,童仆勤锄犁。
春晓最清淑,竟作春晓题。
数点滋花雨未干,弄晴红日上阑干。
杏花梢上风微动,着意吹人也不寒。
华馆耿不寐,芳春催赏心。
水际月微白,零露花气深。
东峰曙色动,茂树鸣幽禽。
时景觉易晏,宿昔成华簪。
岂无济时意,自顾力不任。
孤吟倚前楹,恻怆遗哀音。
梦回隔竹漏声残,春起移灯看牡丹。
无力东风暗吹烛,独披清露倚雕阑。
海棠微露湿胭脂,杨柳轻风弄碧丝。
一片春光都是恨,佳人睡起倚楼时。
春庭晓景别,清露花逦迤。
黄蜂一过慵,夜夜栖香蕊。
译文
春天的庭院黎明过后,晶莹的露水趴在花上,花丛曲折连环。
黄蜂一飞过花朵就变得慵懒困倦,每夜都停留在芬芳的花蕊上。
注释
逦迤:曲折连环貌。
慵:困倦,懒得动。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分类: 唐诗三百首 小学古诗 写景 惜春 早教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孟浩然: 唐诗三百首 小学古诗 写景 惜春 早教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译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注释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赏析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背景
此诗或元和十四年(819)作于虢州。当时距元稹初识双文(即莺莺)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了,但由于天欲明未明、人半梦半醒之际的“钟声”,契合了当年的特定情境,便立即引动那“二十年前晓寺情”,使得怀念和怅惘交织,心潮起伏,久久不平静,因作此诗。
译文
夜已过半,但天将亮未亮,在醉梦温柔乡中,却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令人难舍。
黄色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令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黎明在普救寺中发生的情事。
注释
春晓:一作“春晚”,似作为《莺莺传》之张本。花气:花的香气。
猧:黄色小犬。
赏析
《莺莺传》中有莺莺复张生信,文词并茂,早已脍炙人口,却将元稹先赠莺莺之诗略而未录。文中只略称:“明年文战不胜,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而此诗被大多学者视为《莺莺传》之张本。
首句“半欲天明半未明”,写两情如胶似漆,不料却又天将拂晓,幽期密约恨短;次句“醉闻花气睡闻莺”,写醉梦温柔乡,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难舍。“醉闻”句互文连属,犹言醉而卧,闻到花香,听见莺啼,妙语双关。
第三句“
残烛犹存月尚明,几家帏幌梦魂惊。
星河渐没行人动,历历林梢百舌声。
门瞰青山侵草开,苦吟吟上最高台。
春风谁遣邻家去,成阵落花吹过来。
东方看欲曙,三五斗参横。
月影斜穿竹,鸡声远逐莺。
花街红露腻,柳浪翠烟轻。
沧海升朝日,春光满太清。
小合回残梦,开帘转晓晖。
霞寒风不定,花落鸟惊飞。
病渴偏思柘,朝寒怯减衣。
沈钱将谢雪,持底送春归。
强寻残梦苦难成,推枕搘藤绕舍行。
新涨生波渔艇活,晨曦送暖客衣轻。
烟迷芳草苍茫色,鹊占高枝嚄唶声。
老病自怜犹嗜学,诵书家塾羡诸生。
宿霭藏飞观,晨霞幌绣甍。
锦帏人未起,珠树鹊先惊。
炉暖香初烬,窗幽烛尚明。
更开花上露,妆泪斗盈盈。
瞳瞳初日注窗明,窗外雏莺乳燕声。
东风气味浓於酒,晓梦魔入似宿酲。
晓风猎猎卷芭蕉,帘幕深深燕子巢。
十二画栏都倚遍,一双蝴蝶上花梢。
晓风猎猎捲芭蕉,帘幕深深燕子巢。
十二画栏都倚遍,一双蝴蝶上花梢。
池塘绿净了无尘,造化裁余十日春。
月树清深语鶗鴃,几时归去亦谩人。
炉香烬冷夹衣寒,雨过园林翠作团。
剩得风法何处著,红蔷薇搭小栏干。
酴醾春晓与谁芳,自是新来雨露香。
燕子觅巢终软媚,杨花满路尚颠忙。
东皋纷绮水潺潺,翠拂官桥柳欲眠。
出谷黄莺终好在,辞风红树稍萧然。
初见天窗一点明,旋看晓色到檐楹。
衾裯温暖留残梦,鸟雀呼鸣报快晴。
虽喜心随年愈老,却愁事与日俱生。
平川漫漫烟芜绿,筋力犹堪给耦耕。
方池水影薄,曲槛鸟声娇。
鸾镜红绵冷,蛾眉翠黛消。
冶容舒嫩萼,幽思结柔条。
纖指收花露,轻将雪粉调。
百舌穿林语未完,悠悠归梦忽惊残。
心知庭外春霜重,裘压单衾觉晓寒。
钟漏初传晓,满窗风雨寒。
东岗行可种,欹枕不成安。
薄衣初试晓寒轻,云阁残阴雨弄晴。
落去好花微有恨,生来野草半无名。
丹心爱国劳难破,白发欺人镊又生。
瘦绕石栏三十匝,绿杨何处脆莺声。
春来贪起早,春思还缭绕。
一语破春愁,黄鹂韵清浇。
宫壶夜尽铜龙水,万户千门晓钟里。
美人犹自拥罗衾,刚被绿窗莺唤起。
我时起坐围锦屏,深宫讵敢忘晨兴。
韶华明媚有如许,况与丰年上瑞并。
园官走报春将老,骇紫惊红花正恼。
朱衣小队随肩舆,亭沼悠然胸次好。
春风看遍名园花,坐对芳尊恋物华。
凤笙龙管百年醉,但令颜色如丹砂。
林梢残月半窗明,枕上遥听好鸟鸣。
起傍雕阑看春色,一庭花露滴无声。
草阁临春浦,蓬扉惊曙鸦。
水明残夜月,云傍隔溪花。
晓风吹月下长空,渐觉东窗日影红。
寄语邻鸡莫惊觉,家山正在梦魂中。
昼静暖风微,帘垂客到稀。
画梁双燕子,不敢傍人飞。
弱柳摇烟落絮轻,绿阴初长小池平。
杜鹃处处催春急,不是东风太薄情。
枕上雨初歇,庭前花乱开。
春风在高树,啼鸟去还来。
黯黯复沈沈,虚堂拥薄衾。
枕边寻断梦,门外酿轻阴。
谢识孤花意,归知独雁心。
峭寒犹似许,不道入春深。
东风收雪晴,半夜春寒重。
辨色纸窗明,晓角吹残梦。
朝来滴翠山光好,无数枝头乱啼鸟。
鸠杖横拖过短桥,小池倒浸梅花老。
夜来微雨晚添凉,一枕迟人春梦长。
料峭风吹深巷里,卖花声似促晨妆。
春酲无一宿,破晓意翛然。
苦乏清新句,来全淡宕天。
细花如媚我,时鸟与催年。
美景行消歇,欢愉及眼前。
心怯春寒起未成,起迟又恐负新晴。
满窗红日披离叶,料得林郊更丽清。
竹西窗上月痕斜,雨歇春城叫乱蛙。
睡眼未醒人在梦,断云流水隔桃花。
猜您喜欢
时人买画千金传,一片好景真天然。
四时不用舒展看,翠娇绿润当窗前。
春三漠漠护煖雨,秋九惨惨啼苍烟。
槎牙古怪云雾暗,屈蟠偃蹇蛟龙缠。
初见疑是李将军,又似水墨王辋川。
米家无根与懞朣,安得活动全吾天。
明朝雨晴烟就敛,便欲设榻林间眠。
请回谷口俗士驾,幸勿惊我双胎仙。
天也多情,巧幻出、天河寒水。
多态度、悠悠扬扬,轻黏窗纸。
万里岂无祥瑞应,四方已在饥寒里。
把溪山、好处纵模糊,须臾耳。
江海阔,风尘起。
狐兔狡,鹰鹯耻。
假蛮夷威柄,侵渔而已。
诸老忠良皆柱石,九重仁圣真天子。
待明朝、晴霁看青山,清如洗。
乱丝入手中,上机十数匹。
细花间鸾凰,精巧俗莫测。
朝餐釜底焦,下尽雪下滴。
君心自明月,愿照尘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