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普天乐·湖上废圃

元代 · 张可久

古苔苍,题痕旧。
疏花照水,老叶沉沟。
蜂黄点绣屏,蝶粉沾罗袖。
困倚东风垂杨瘦,翠眉攒似带春愁。
寻村问酒,无人倚楼,有树维舟。

分类: 写景  抒情  感慨 

张可久: 写景  抒情  感慨 

译文

多年的苔藓已显得黝黑,往日题诗的痕迹还能辨别。
近岸有稀疏的野花临水,沟底沉铺着枯黄的树叶。
绣屏上残留着蜜蜂分泌的黄色液印,蝴蝶飞过,在屏画仕女的衣袖上沾上了粉屑。
垂杨伶仃,懒洋洋地随着东风倾侧,翠叶像愁眉攒聚,带着春恨千叠。
我寻找村庄买酒,无人在楼上倚立,只有空荡荡的小船在树桩上系结。

注释

蜂黄:蜜蜂分泌的黄色汁液。
维:系结。

赏析

小令在“废圃”的“废”字上做足文章。要表现出废园的光景,当然得让事实来说话。于是作者以八句的大篇幅,来列举出种种例子。这些例示并无一定的排列规则,隐示了“触目皆是”、“信手拈出”的含义。而在具体的表现方式上,又时出变化,避免了獭祭的单调。
  起首两句,以断语的形式出现。一是地上的苔藓,厚厚地铺了一层,颜色已现苍黑;一是壁上的题诗,墨迹隐约可辨,显示了陈年的特征。苔上着一“古”字,而题作则重于其“痕”,一苍一旧,呈现着荒凉残败的气象。前者反映自然,后者关合人事,这一起笔就定下了全曲的基调。
  三、四两句是另一种写法,出现了动作的形象。花卉无人照料,自开自谢,所余者稀,故曰“疏花”;落叶本已枯凋,飘坠日久,用上一个“老”字,妥帖传神,几无他字可易。“照水”、“沉沟”虽含有动词,到头来却归于静止。这又在荒败的景象上增添了几分沉寂。
  “蜂黄”两句是互文见义,作者有意运用“蜂黄”和“蝶粉”的近义词,也可说是一句分作两句表达。“罗袖”在诗歌中多属女性的服饰,在该曲中显然是指绣屏上残存的仕女图像。“绣屏”是室内的布置,而蜂蝶竟纷纷登堂入室,“废圃”的残破不堪,就更不在话下了。
  七、八两句为垂杨写照,则用了拟人化的移情手法。前述种种都是作者的观察,虽是着意细绘,却未有直接表达情感的机会。而此两句则表现了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推近了作者的主体。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谓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就为下文诗人的直接出场安排了过渡。
  结尾作者出了场,却已是在离开废圃之后。他甚而没有就此行发表进一步的感想,因为列示的景象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他只是以“寻村问酒”的举动来坐实自己的感伤,而“湖上”竟也是一片无人的死寂。这一结笔更加重了废圃的悲剧气氛。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在作品中有意识地选择了足与废圃前身引起联想的景物,如花叶蜂蝶、绣屏题痕、东风垂杨等。作者虽未言明它们变化衰残的成因,但作品感慨盛衰无常的主题,却在字里行间中表现了出来。

普天乐·湖上废圃

元代 · 张可久

古苔苍,题痕旧。
疏花照水,老叶沉沟。
蜂黄点绣屏,蝶粉沾罗袖。
困倚东风垂杨瘦,翠眉攒似带春愁。
寻村问酒,无人倚楼,有树维舟。

分类: 写景  抒情  感慨 

张可久: 写景  抒情  感慨 

译文

多年的苔藓已显得黝黑,往日题诗的痕迹还能辨别。
近岸有稀疏的野花临水,沟底沉铺着枯黄的树叶。
绣屏上残留着蜜蜂分泌的黄色液印,蝴蝶飞过,在屏画仕女的衣袖上沾上了粉屑。
垂杨伶仃,懒洋洋地随着东风倾侧,翠叶像愁眉攒聚,带着春恨千叠。
我寻找村庄买酒,无人在楼上倚立,只有空荡荡的小船在树桩上系结。

注释

蜂黄:蜜蜂分泌的黄色汁液。
维:系结。

赏析

小令在“废圃”的“废”字上做足文章。要表现出废园的光景,当然得让事实来说话。于是作者以八句的大篇幅,来列举出种种例子。这些例示并无一定的排列规则,隐示了“触目皆是”、“信手拈出”的含义。而在具体的表现方式上,又时出变化,避免了獭祭的单调。
  起首两句,以断语的形式出现。一是地上的苔藓,厚厚地铺了一层,颜色已现苍黑;一是壁上的题诗,墨迹隐约可辨,显示了陈年的特征。苔上着一“古”字,而题作则重于其“痕”,一苍一旧,呈现着荒凉残败的气象。前者反映自然,后者关合人事,这一起笔就定下了全曲的基调。
  三、四两句是另一种写法,出现了动作的形象。花卉无人照料,自开自谢,所余者稀,故曰“疏花”;落叶本已枯凋,飘坠日久,用上一个“老”字,妥帖传神,几无他字可易。“照水”、“沉沟”虽含有动词,到头来却归于静止。这又在荒败的景象上增添了几分沉寂。
  “蜂黄”两句是互文见义,作者有意运用“蜂黄”和“蝶粉”的近义词,也可说是一句分作两句表达。“罗袖”在诗歌中多属女性的服饰,在该曲中显然是指绣屏上残存的仕女图像。“绣屏”是室内的布置,而蜂蝶竟纷纷登堂入室,“废圃”的残破不堪,就更不在话下了。
  七、八两句为垂杨写照,则用了拟人化的移情手法。前述种种都是作者的观察,虽是着意细绘,却未有直接表达情感的机会。而此两句则表现了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推近了作者的主体。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谓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就为下文诗人的直接出场安排了过渡。
  结尾作者出了场,却已是在离开废圃之后。他甚而没有就此行发表进一步的感想,因为列示的景象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他只是以“寻村问酒”的举动来坐实自己的感伤,而“湖上”竟也是一片无人的死寂。这一结笔更加重了废圃的悲剧气氛。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在作品中有意识地选择了足与废圃前身引起联想的景物,如花叶蜂蝶、绣屏题痕、东风垂杨等。作者虽未言明它们变化衰残的成因,但作品感慨盛衰无常的主题,却在字里行间中表现了出来。

猜您喜欢

【中吕】普天乐 重过西湖面

元代 · 张可久

重过西湖
面图中,红尘外,妆台方钗,芳径罗鞋。
金瓶带酒携,纨扇和诗卖。
一枕清风扁舟快,碧桃香两岸花开。
刘郎再来,西施好客,东阁怜才。
暮春即事
老海边,孤山下,晴桥螮蝀,小舫琵琶。
春残杜宇声.香冷荼蘼架。
淡抹浓妆山如画,酒旗儿三两人家。
斜阳落霞,娇二嫩水,剩柳残花。

【中吕】满庭芳 感兴简王公

元代 · 张可久

感兴简王公实
光阴有几?
休寻富贵,便省别离。
相逢几个人百岁,归去来兮!
羊祜空存断碑,牛山何必沾衣?
渔翁醉,红尘是非,吹不到钓鱼矶。
春晚闺怨
杨花滚滚,屏山隐隐,沉水温温。
绿纱窗外流莺问,何处东君?
多病多愁那人,不言不语伤春。
清明近,深深闭门,细雨自黄昏。
秋夜不寨
四窗酒醒,衾闲半幅,鼓转三更。
起来无语伤孤另,何限幽情。
金锁碎帘前月影,玉丁当楼外秋声。
凭阑听,吹箫凤鸣,人在雪香亭。
湖上晚归
亭亭翠云,娟娟鹭羽,细细鱼鳞。
一方瑞锦香成阵,明月随人。
爱莲女纤纤玉笋,唱菱歌采采白蘋。
相亲近,盈盈水滨,罗袜暗生尘。
三衢道中
乌飞兔走,鸳煎燕火刍,蝶怨蜂愁。
眼前已是花开候,心绪悠悠。
一百五日节人家插柳,七十二滩上客子移舟。
添消瘦,寻花载酒,不似少年游。
春晚梅友元帅席上
知音到此,舞雩点也,修禊羲之。
海棠春已无多事,雨洗胭脂。
谁感慨兰亭故纸?
一沉吟罗扇新词。
急管催银字,哀弦玉指,忙过赏花时。
山居
尘埃野马,风波海鸥,鼓吹池蛙。
相逢半日渔樵话,乐在山家。
仙洞冷玲珑玉霞,钓滩平潋滟金沙。
藤阴下,村醪旋打,醉插满头花。
九曲溪上
桃花院宇,梅边杖履,竹下琴书。
余不溪上山无数.尽自相娱。
云树淡十幅画图,月波寒九曲明珠。
闲鸥鹭,三年伴侣,不减贺家湖。
春日闺思
铅华泪洗,金荷烬冷,银蒜帘垂。
话离愁柳外流莺替,念我孤凄。
江树春云野水,梨花暮雨寒食。
诗中意,今春未归,甘不过燕双飞。
春思
愁斟玉斝,尘生院宇,弦断琵琶。
相思瘦的人来怕,梦绕天涯。
何处也雕鞍去马,有心哉归燕来家。
鲛绡帕,泪痕满把,人似雨中花。

发阆中

唐代 · 杜甫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分类: 写景  抒情 

板桥晓别

唐代 · 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分类: 写景  离别 

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元代 · 卢挚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
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
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分类: 写景  友人  聚会  感慨 

黑漆弩

元代 · 张可久

想从一月秦邮住。
笑我是不耕种村父。
话醒吟酒不成欢,灯下怯云羞雨。
想梅花梦到孤山,又逐雪鸿南去。
寨儿中燕侣莺俦,远望我认旗指处。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