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春压一。
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
数点酥钿,凌晓东风□吹裂。
独曳横梢瘦影,入广平、裁冰词笔。
记五湖、清夜推篷,临水一痕月。
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
若把南枝,图入凌烟,香满玉楼琼阙。
相将初试红盐味,到烟雨、青黄时节。
想雁空、北落冬深,澹墨晚天云阔。
注释
数点酥钿:一本在此句下空四格。凌晓东风□吹裂:一本无空格。 独:一本作“独自”。痕:一本作“微月”。
赏析
“占春”三句。此言梅花乃是东风第一枝,独占众花之先,迎春而放。所以词人观赏画中墨梅,感到犹如身处在寒风刺骨,莽莽飞雪的旷野上。以视觉转化为感觉,是修辞中的通感手法,词人运用自如,不愧为“空际转身”的大家。“数点”两句。“酥”,喻花之润泽,光滑感。文同诗“新枝放花如点酥”可证之。“钿”,本为黄金制的钿花饰品,这里喻墨梅之形态。此言画中墨梅,枝头有数朵盛放,而树下已是落英缤纷,像是被清晨的春风吹落的。“独曳”句,化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诗句意。“广平”,汉时郡名,东汉吴汉封为广平侯。在今河北省内。“独曳”两句言墨梅一枝斜展,其风韵,被广平君所极力推崇、赞赏。“记五湖”两句,回忆。此言词人看着眼前的墨梅,就又激发起他对一段往事的回忆:当年他月下旅游途经太湖之时,掀篷观赏沿岸景色,也曾在一个临水之处,见到过那里有一株梅枝在朦胧的月光照映下,显示出它如画般的风景。这两句也是点词调意也。上片赞墨梅。
“何逊”三句,追忆旧事。“何逊”,南朝梁诗人,曾为广陵(扬州)王记室,其诗多为酬赠及纪行之作,较长于写景及炼字,杜甫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曾受其影响。此处词人是以何逊自喻也。此言自己正在睡梦中追忆旧事,却被“胡调”声扰乱清梦而惊醒过来。词人忧国之心,由此可见一斑。“若把”三句。言如果把这幅墨梅图搬进祭祀功臣的凌烟阁中,将能使阁中满室生香,更加令人难忘。此既是称赞墨梅图之妙笔,也是企图唤醒大家,必须记住功臣们抵御外敌的英雄业绩,谨守国土。“相将”两句。从眼前的墨梅图,联想到在梅雨时节采摘梅子与盐调拌,就可取来作宴席上的美味调料了。“相将”,这里可解释为“如果取来”意。“想雁空”两句,再赋墨梅风骨。言图中墨梅如果处在彤云密布中的北地严冬晚天中,它也将会傲霜斗雪,淡然处之。结尾又暗示着在北方沦陷区的人民,他们也将会用梅花精神来激励自己,与敌人抗衡到底的。下片重在写墨梅的风骨,并示以不忘与外族抵抗的决心。
全词既是咏本调“暗香疏影”,也是咏词题中“赋墨梅”,可说是内容紧扣词调与词题,梦窗不愧为填词好手。
猜您喜欢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江亭年暮。
趁飞雁、又听,数声柔橹。
蓝尾杯单,胶牙饧澹,重省旧时羁旅。
雪舞野梅篱落,寒拥渔家门户。
晚风峭,作初番花讯,春还知否。
何处。
围艳冶、红烛画堂,博簺良宵午。
谁念行人,愁先芳草,轻送年华如羽。
自剔短檠不睡,空索彩桃新句。
便归好,料鹅黄,已染西池千缕。
风涟乱翠,酒霏飘汗洗新妆。
幽情暗寄莲房。
弄雪调冰重会,临水暮追凉。
正碧云不破,素月微行。
双成夜笙,断旧曲、解明榼。
别有红娇粉润,初试霓裳。
分莲调郎。
又拈惹、花茸碧唾香。
波晕切、一盼秋光。
望春楼外沧波,旧年照眼青铜镜。
炼成宝月,飞来天上,银河流影。
绀玉钩帘处,横犀尘、天香分鼎。
记殷云殿锁,裁花翦露,曲江畔、春风劲。
槐省。
红尘昼静。
午朝回、吟生晚兴。
春霖绣笔,莺边清晓,金狨旋整。
阆苑芝仙貌,生绡对、绿窗深景。
弄琼英数点,宫梅信早,占年光永。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