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译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注释
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彘:猪。适:往、回去。适市回:去集市上回来。戏:开玩笑。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待:依赖。子:这里是第二人称尊称“您”的意思。`而:则,就。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之:到。烹:烹饪,煮。是:这。反:同“返”,返回顾反:等到回来。特:只、仅、独、不过。女:同“汝”,你的意思。杀:宰。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市集市。欲:想要。止:阻止。遂:于是,就。
赏析
不论在教育子女,还是做人,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信任。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
猜您喜欢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
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久未果,遂讼于官。
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群下咸无答者。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
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
杨子不答。
(追者之众一作:追之者众)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
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
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
骆驼入瓮食谷,首不得出。
主人以为忧,无计可施。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忧,吾有以教汝出。“
主人亟问:“法何?“
老人曰:“汝当斩驼头,自当出之。“
主人以为妙,即依其语,以刀斩驼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女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曩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不得出,其人患之。
有一老父来语之曰:“女莫愁,吾教女出,女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复破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