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姿不入少年场。
无语只凄凉。
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
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背景
词人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曾多次用他的诗词为梅花传神写照。这首词就是词人为了赞颂梅花而写下的。
译文
美好的姿色得不到青年人的喜欢,心情暗淡不思言语只有无尽的凄凉。飘零一世,只剩心肠冷淡。
码头前,月光下,新诗里,旧梦中,又有多少是关于梅花孤傲清香的呢?只要先见到春天,就算春风不管也值得了。
注释
东皇:司春之神。
赏析
起句“幽姿不入少年场”,其意略同词人《卜算子·咏梅》词中的“无意苦争春”。所以“不争”、“不入”的人,为洁身自好。幽姿者,美姿也。“幽”字有沉静淡泊意味,与歌舞喧闹的“少年场”相对。此句看起来是直接书写,其实是赋与兴相结合,是赞梅,也是自赏。以下三句,转为自怜自伤。“无语”二字是感慨当时自己的国事、身世都有不可说的地方。北方金、元厉兵秣马、虎视耽耽,而南宋朝廷,主和议者多,主战者少。一般权贵只知追名逐利,求田问舍。国事如此,夫复何言。从词人身世来说,虽然具体背景不知道,但显然未受重用。既肯定身为“幽姿”,理应洁身自好,清贫且有自己的操守,和世俗之人不同,做一个佳人高士,大部分都是这样。然而词人用事心切,耐不住寂寞,既不愿意和奸诈小人所苟同,但是僻处一隅词人又不免不了感伤一番,这种矛盾心情,词人也说不出口。故才会说“飘零身世”、“冷淡心肠”。
下片“江头月底”三句是写梅花风韵,也是词人自我写照。漫步于江边月下,梅花疏影横斜,清香四溢,是诗境,也是梦境。几句把梅花与词人清绝愁亦绝的况味传出。结尾两句,和前文相呼应,于是词人作自赏之语,冲破了前边凄凉感伤的情调,以“光荣的过去”排遣内心的矛盾。“东皇”意味着梅花虽然没有到开花的时节,然而蒙受着花神眷顾,于是花神让梅花先开放,早早的占用一年最初的芳香。
这篇词中,词人虽做出了一副自负自傲的姿态,然而正如李广罢官后过霸陵自称“故李将军”一样,词人的心情仍是悲凉的。全篇遣词造句,意趣十足,梅话与人难以分辨。
猜您喜欢
本来只道千钧重,看破元无一羽轻。
日月光明天广大,不妨啸傲过平生。
脱粟未为饥,短褐未为寒;众毁心自可,身困气愈完。
茆屋虽三间,趺坐则已宽;浊酒不满瓢,浩歌有余欢。
禄食妻子乐,功名後人看。
成败两蜗角,贵贱一鼠肝。
芒芒百年梦,底物堪控抟?
不如学餐霞,驻此双颊丹。
行披终南云,飞渡黄河湍,岿然过空城,人言古长安,霜露蒙荆榛,喟然增永叹。
青粉墙西,紫骢嘶过垂杨道。
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
前梦迷离,人远波声小。
年时到,越溪云杳,风雨连天草。
山城夜半催金柝,酒醒孤馆灯花落。
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
门前乌桕树,霜月迷行处。
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
久矣耆年罢送迎,喜闻革履下堂声。
游山笑我蓦直去,过夏怜君太瘦生。
庭际楠阴凝昼寂,墙头鹊语报秋晴。
功名已付诸贤了,长作闲人乐太平。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蒙通:濛)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