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柳枝词

元代 · 梁士楚

钱塘堤水绕苏家,残雪霏霏点客茶。
最是少年寻乐处,小桥深巷柳丝斜。

柳枝词

元代 · 郭翼

濯濯金明柳,年年照妾容。
飞花怨春尽,落日渡江风。

柳枝词

元代 · 吾丘衍

一径梨花过雨沾,日华浮动碧丝帘。
前轩插遍垂杨柳,看舞春风又画檐。

柳枝词

唐代 · 李涉

锦池江上柳垂桥,风引蝉声送寂寥。
不必如丝千万缕,只禁离恨两三条。

柳枝词

唐代 · 何希尧

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
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

分类: 咏物  柳树  抒情 

何希尧: 咏物  柳树  抒情 

赏析

《柳枝词》即《杨柳枝词》,是中唐以后流行的歌曲之一,歌辞则由诗人创作翻新。借咏柳抒写别情的,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此诗即属此类。
  大堤在襄阳城外,靠近横塘。宋随王刘诞《襄阳曲》云:“朝发襄阳来,暮止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似乎从这诗以后,大堤便成了情郎们寻花问柳的去处,唐人诗中写到大堤,多有此意。如施肩吾《襄阳曲》:“大堤女儿郎莫寻,三三五五结同心。清晨对镜理容色,意欲取郎千万金。”李贺《大堤曲》:“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由此推知,这首《柳枝词》写的,便是大堤女儿在暮春时分送别情人的情景。
  由于近水,堤上夹道的杨柳,枝条特别繁茂,丝条垂地,给人以嬝娜娇怯之感。“柳条无力魏王堤”(白居易),写的便是这种情景。“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韦庄),每逢折柳送别,即使晴天,也不免令人感伤,何况雨雾迷濛,那是要倍增惆怅的。“大堤杨柳雨沉沉”,“沉沉”二字,既直接写雨雾(这不是滂沱大雨,否则不能飞絮)沉沉,又兼关柳枝带雨,显得沉甸甸的。而人的心情沉重,也在景物的映衬下透露出来。送别情人,离恨自深,说“万缕千条惹恨深”,不仅意味着看到那两行象征离别的翠柳,又使愁情加码,还无意中流露出女子因无奈而迁怨于景物的情态,显得娇痴可爱。
  但此诗的精彩并不在前两句,三句写分手情景道:“飞絮满天人去远”,意境绝妙。前二句写雨不写风,写柳不写絮,到写“人去远”时,才推出“飞絮满天”的画面,这样便使人事和自然间发生感应关系,其妙类似于“蒙太奇”手法。同时这句包含一隐一显两重意味,明说着“人去也”,而飞絮满天,又暗示“春去也”。宋人王观有“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的名句,句下已有无尽惆怅;而两事同时发生,情何以堪!诗人都说风雪送人,景最凄迷;而“杨花似雪”、“飞絮满天”的景色,更易使人迷乱。“人去远”,是就行者而言;还有一个站在原地未动的人,一任柳絮飞怀扑面,此种神情意态,隐然见于言外。
  “东风无力系春心。”结句含蓄藉,耐人寻味。从上句的“飞絮满天”看,这是就自然节物风光而言,谓东风无计留春长驻,春来春去,有其必然性在;从上句的“人去远”看,“春心”二字双关,实指恋情,则此句又意味着爱情未必持久,时间会暗中偷换人心。前一重必然隐射着后一重必然。诗句既针对大堤男女情事,有特定的涵义;又超越这种情事,含有普遍的哲理。
  这首诗的诗味浑厚,一句比一句有味,读之如嚼甘饴,其味无穷。

柳枝词

宋代 · 汪莘

缲出烟丝轻袅袅,扫成雪帚重垂垂。
风流举世无过柳,总合殷勤把一枝。

柳枝词

宋代 · 武衍

灵和殿里最风流,三月飞花满御楼。
换得玉人眉样巧,一春浑不下帘钩。

柳枝词

宋代 ·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分类: 古诗三百首  柳树  送别  友情 

郑文宝: 古诗三百首  柳树  送别  友情 

背景

北宋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后,郑文宝仍被宋朝廷录用,被任命广文馆生。为此诗乃作者宦途中所作,抒写诗人在运河之上、隋堤之畔的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

参考资料:
1、唐圭璋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0-11

译文

那高高的画船,系在春水边,一动不动。它在等谁?哦,是外出的游子,喝着别离的酒,情意正浓。
游子惜别,画船可不管;无论是烟波浩荡,无论是风吹雨打,它总是带着满船离愁别恨,驶向江南。

注释

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画舸:即画船。半酣:半醉。

赏析

该诗首句是说一只漂亮的画船系在岸边的柳树上,表现的是一个“等”字。“亭亭”多用来形容姑娘之苗条、靓丽,作者却用来描写船,可见作者的构思不同一般。“系”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与刘禹锡的“只有垂杨绾别离”手法相同,且暗切题意,手法不同凡响。“春潭”化用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用笔老到,布局精巧。该句中没有正面写柳,但“系”字和诗题相照应,已暗示了所系之处。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为“柳”谐“留”音,寓有惜别之意,因此,首联所展示的系舟杨柳岸的画面,恰是一幅春江送别图。
  次句以“直待”接续,回答了等的对象:行人,也就是将要离开家乡的人。在船将发未发之际,送行者和行人依依话别,做最后一刻的流连。珍重彼此的友谊,珍重这别离的时刻,送行的人殷勤劝酒,“直到行人酒半酣”,这里含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同时也表明,行人所以喝得半醉,一来是朋友情重,二来是为了排遣离忧。作者在上一句“亭亭画舸”停在水中这一特写背景下,创立了似乎是游春的场面,而下句转入离别,出现心理的反差,离别的黯然销魂的意况隐现在句中。这两句语言很含蓄,意思却很明白。这里不说人有情而怨别,却怪画船无情,无理而妙。
  三四句作者直写离别。第三句在首句“点染的画船上做文章,说不管烟波浩渺,不管风风雨雨,行人终将离去,画船带走的只是离愁别恨。包含了送行者相留不住的怨情,也表现了行人欲留不能,不得不走的无奈,像是友人对行者的埋怨,又像是行者的自怨自艾,写得情意盎然。
  末句将抽象的离恨,化为有形体、有重量的东西,使人分外感到离恨的深刻沉重,意象非常新奇。作者不写船带走行人,也不写行人的离恨,而是说船带走的是离恨,多了一层转折,加深了意境。同时把离愁悲恨这一抽象的情态想象成实在的物质,可以放在船上运走,就更为奇妙。此诗在新巧上做文章。作者把离愁别恨变成有分量的东西,可用船来载,在“愁”的分量上做文章,更加深切地表现了心中的凄苦,为人所称道。这一手法为后代诗人借鉴。好的比喻,好的意境,是不怕重复的。
  该诗全篇构思精巧,把无形的别情写得具体、有形。作者用到如下几种手法:一是第四句中的“载”字,把抽象的别情化为有形的、可以被运载的东西,同时也显示出别情的沉重。这一形象化的说法,后来常被诗人所仿效;二是移情于物。似乎是无情的画舸,在经过一段沉默难耐的等待之后,只等行人上了船,便毫不迟疑地把人载向江南。人情无奈,迁怨于物,如此言情,深婉蕴藉。三是七绝诗通常分为两节,前两句与后两句间有一个转折,而此诗一气而下,使我们直觉得相别之干脆、舟行之飞速,不容人有丝毫的缠绵悱恻,有力地烘托出浓重的怨别之意。

柳枝词

宋代 ·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分类: 古诗三百首  柳树  送别  友情 

郑文宝: 古诗三百首  柳树  送别  友情 

背景

北宋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后,郑文宝仍被宋朝廷录用,被任命广文馆生。为此诗乃作者宦途中所作,抒写诗人在运河之上、隋堤之畔的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

参考资料:
1、唐圭璋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0-11

译文

那高高的画船,系在春水边,一动不动。它在等谁?哦,是外出的游子,喝着别离的酒,情意正浓。
游子惜别,画船可不管;无论是烟波浩荡,无论是风吹雨打,它总是带着满船离愁别恨,驶向江南。

注释

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画舸:即画船。半酣:半醉。

赏析

该诗首句是说一只漂亮的画船系在岸边的柳树上,表现的是一个“等”字。“亭亭”多用来形容姑娘之苗条、靓丽,作者却用来描写船,可见作者的构思不同一般。“系”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与刘禹锡的“只有垂杨绾别离”手法相同,且暗切题意,手法不同凡响。“春潭”化用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用笔老到,布局精巧。该句中没有正面写柳,但“系”字和诗题相照应,已暗示了所系之处。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为“柳”谐“留”音,寓有惜别之意,因此,首联所展示的系舟杨柳岸的画面,恰是一幅春江送别图。
  次句以“直待”接续,回答了等的对象:行人,也就是将要离开家乡的人。在船将发未发之际,送行者和行人依依话别,做最后一刻的流连。珍重彼此的友谊,珍重这别离的时刻,送行的人殷勤劝酒,“直到行人酒半酣”,这里含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同时也表明,行人所以喝得半醉,一来是朋友情重,二来是为了排遣离忧。作者在上一句“亭亭画舸”停在水中这一特写背景下,创立了似乎是游春的场面,而下句转入离别,出现心理的反差,离别的黯然销魂的意况隐现在句中。这两句语言很含蓄,意思却很明白。这里不说人有情而怨别,却怪画船无情,无理而妙。
  三四句作者直写离别。第三句在首句“点染的画船上做文章,说不管烟波浩渺,不管风风雨雨,行人终将离去,画船带走的只是离愁别恨。包含了送行者相留不住的怨情,也表现了行人欲留不能,不得不走的无奈,像是友人对行者的埋怨,又像是行者的自怨自艾,写得情意盎然。
  末句将抽象的离恨,化为有形体、有重量的东西,使人分外感到离恨的深刻沉重,意象非常新奇。作者不写船带走行人,也不写行人的离恨,而是说船带走的是离恨,多了一层转折,加深了意境。同时把离愁悲恨这一抽象的情态想象成实在的物质,可以放在船上运走,就更为奇妙。此诗在新巧上做文章。作者把离愁别恨变成有分量的东西,可用船来载,在“愁”的分量上做文章,更加深切地表现了心中的凄苦,为人所称道。这一手法为后代诗人借鉴。好的比喻,好的意境,是不怕重复的。
  该诗全篇构思精巧,把无形的别情写得具体、有形。作者用到如下几种手法:一是第四句中的“载”字,把抽象的别情化为有形的、可以被运载的东西,同时也显示出别情的沉重。这一形象化的说法,后来常被诗人所仿效;二是移情于物。似乎是无情的画舸,在经过一段沉默难耐的等待之后,只等行人上了船,便毫不迟疑地把人载向江南。人情无奈,迁怨于物,如此言情,深婉蕴藉。三是七绝诗通常分为两节,前两句与后两句间有一个转折,而此诗一气而下,使我们直觉得相别之干脆、舟行之飞速,不容人有丝毫的缠绵悱恻,有力地烘托出浓重的怨别之意。

柳枝词

宋代 · 周密

镜里愁眉怨晓霜,多情犹解拂离觞。
西风十里新堤路,半带蝉声半夕阳。

柳枝词

明代 · 项兰贞

绿树阴阴映酒旗,欲牵春色上柔枝。
年年为惜征夫别,折尽东风总不知。

柳枝词

明代 · 王野

江上春深万万枝,含枝带雨尽低垂。
不知此物关何事,今古令人怨别离。

柳枝词

明代 · 童轩

千丝万缕画楼前,摇曳东风舞翠烟。
试问长年能送客,何如系住别离船。

柳枝词

明代 · 王廷相

休种江头柳,长条空自妍。
春来郎别妾,不系木兰船。

柳枝词

明代 · 谢五娘

近水千条拂画桡,六桥风雨正潇潇。
枝枝叶叶皆离思,添得啼莺更寂寥。

柳枝词

明代 · 杨慎

结根元自在青冥,袅袅依依映紫庭。
怪得古来天帝醉,柳边高揭酒旗星。

柳枝词

明代 · 袁宏道

江南柳絮已纷飞。
河北垂杨未折枝。
一种青娥娇眼女,南家嫁早北家迟。

柳枝词

明代 · 胡安

惜取杨枝暮复朝,未经攀折欲魂消。
闲中喜得无离别,缓步春风灞水桥。

柳枝词

清代 · 纳兰性德

池上闲房碧树围,帘纹如彀上斜晖。
生憎飞絮吹难定,一出红窗便不归。

柳枝词

清代 · 悟霈

频年游子唱《骊歌》,杨柳其如送别何。
毕竟不知攀折苦,长条更比去年多。

柳枝词

清代 · 汪绎

满堤花雾湿萋迷,万缕黄金一色齐。
是处楼台烟雨里,流莺知坐那枝啼。

柳枝词

清代 · 冯班

汴水东来欲下迟,千条依旧袅金丝。
萧娘流落宣华死,当日春风为阿谁。

猜您喜欢

九日黎惟敬朱石潭邓云川湛然上人集朝汉台

元代 · 梁士楚

初衣归隐故山中,出郭风烟迥不同。
曲水细分陶径远,暮云低傍汉台空。
高僧机向青山息,上客词兼白雪工。
回首廿年征战扰,祇馀残菊对飞蓬。

江潭晚泊

元代 · 梁士楚

两岸风花散逝波,共怜孤梦绕江沱。
灯前对酒虚鸣剑,海畔传书尚枕戈。
百计术穷詹尹卜,千愁心折鄂君歌。
浓烟处处迷芳草,不见王孙奈尔何。

答黄公绍闻倭之作

元代 · 梁士楚

沧海藩离彻五城,竹垣荒舍有枭鸣。
清湍半饮胡人马,落日空窥汉将营。
豪吏夜呼冯虎啸,美人春怨带鹃声。
长缨莫笑迂儒计,试向尊前数甲兵。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