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停车汴水阳,郑公延我政事堂。
是时梁园花乱发,游蜂乳燕春满墙。
绿酒浮觞面玉白,绣衣耀座腰金黄。
岂知造化不容物,俊杰俄为土中骨。
重来访旧无一存,冠盖年华两飘忽。
堂中遗迹伤人意,粉图素壁银钩丽。
道广常怀济物心,数奇竟负匡君志。
文章烂熳空自苦,政术廉平索谁继。
官僚荐书嗟我迟,妻子思家归未遂。
感此临风涕泪垂,出门上道风尘翳。
西行境内五百里,到处逢人称善治。
洛阳城中迎岁新,正思昔日梁园春。
河南忽过张少府,意气还同郑老真。
蜡梅盈庭花瑶璨,银烛照夜光璘珣。
登高访古隘八极,劝酒笑谈惊四邻。
我被虚名浪羁束,奔走皇皇炊不熟。
明朝又渡瀍水西,行李再经烧栈北。
丈夫会合当有时,各展忠贞报王国。
猜您喜欢
窗开觉山近,院凉知雨足。
淡月透疏棂,流萤度深竹。
心空虑仍澹,神清梦难熟。
起坐佛灯前,闲抽易书读。
幸瞻天下难逢德,又读人间未见书。
魂梦何尝违禁闼,深恩安敢忘巾车。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
呜呼!
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
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谓非忠可乎?
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
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
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
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
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
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
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