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殿前欢·拍栏杆

元代 · 乔吉

拍阑干。
雾花吹鬓海风寒。
浩歌惊得浮云散。
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
纱巾岸,鹤背骑来惯。
举头长啸,直上天坛。

分类: 抒情  怀才不遇  感慨 

乔吉: 抒情  怀才不遇  感慨 

背景

这首曲子创作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乔吉一生游历过很多地方,这首《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为其登多景楼之作,作者并不着意此楼的描写,而是借登临之举一展自己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1、赵义山.元曲鉴赏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500

译文

拍着栏杆,强劲而湿润的海风带着如雾的水气迎面扑来,吹得鬓发飘展。放声歌唱,歌声冲天,惊得浮云四散。细细查数重重青山,蓬莱仙境在一指相望间。带着纱巾像古人王乔那般遨游云空,抬头仰天长啸,直上那高高天坛。

注释

殿前欢: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妇孩儿”、“凤将雏”、“凤引雏”、“燕引雏”。江山第一楼:指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的多景楼,有“江山第一楼”之称。蓬莱:是传说中海上的仙山,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纱巾岸:纱巾,即头巾。岸,此指露额。把纱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鹤背骑:骑鹤背,此指骑鹤升仙,是化用“王乔骑鹤”的典故。天坛:王屋山主峰不天坛,相传为黄帝祈天求雨处,唐代司马祯在此修行得道。

赏析

这首曲开头三句写出一种旷远的境界,进入全曲主题。“拍阑干。雾花吹鬓海风寒。”作者站在多景楼上手扶着阑干,顿时诗兴大发。这两句直接切人了“登楼咏叹”的主题,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气势十分恢弘,开篇立意不凡,故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评价乔吉称:“乔梦符之词,如神鳌鼓浪,若天号跨神鳌,噗沫于大洋,波涛汹涌,截断众流之势。”其言不谬。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有言:“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乔吉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论语·述而》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中国古代的诗文之中,“浮云”多指那些功名利禄、不足挂心的俗事。乔吉性格骄傲不逊,不肯入俗流,“浩歌惊得浮云散”便充分展现了其藐视现实、孤傲自诩的性格特点。从此处开始,作者的思绪便发生了转折,开始进入一个虚幻的世界,也暗含着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接四句写作者对神仙般生活的无限向往。“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问。纱巾岸,鹤背骑来惯。”“细数青山”,暗用“买山”之典,本意指归隐,作者在这里则借纠表达超脱情怀。“一望问”谓作者之心境实与仙境一脉相通。求超脱是元代文人一种普遍的心境,乔吉《满庭芳·渔父词》有“回首是蓬莱”之句,乃是此心境更明确的表露,可作此句的注脚。而“鹤背骑来惯”则是诗人正以王乔自喻。一“惯”字,下得极洒脱,表现了超脱尘俗之念,遨游于无羁无绊的天地问乃是作者一贯追求的人生至境。表达作者对那种如同神仙般自由生活的钦羡。
  末二句写作者感觉自己直上天坛,得道成仙。作者以“举头长啸,直上天坛”把这种仙境推向全曲的归结,收束了全篇。它与“浩歌惊得浮云散”在意脉上相呼应:摆脱了人间“寒”气,摆脱了“浮云”的缠绕,诗人的身心便似乎进了“天坛”。从“举头长啸”四字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心中无法释怀的愤懑之情,正因为如此,他才想要摆脱世俗的烦心之事,到达自由之境。
  全曲充满了一种与前代“登楼”之作所不同的意趣,正是这个总格调的典型体现。所以曲子深沉,但不悲切;慷慨,但不凄凉。从此曲的酣畅豪爽中,体验到一种渴望自由的生命之力。然而,乔吉的这种豪放之情,也让人感到一丝“雾花吹鬓海风寒”的冷气。

殿前欢·拍栏杆

元代 · 乔吉

拍阑干。
雾花吹鬓海风寒。
浩歌惊得浮云散。
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
纱巾岸,鹤背骑来惯。
举头长啸,直上天坛。

分类: 抒情  怀才不遇  感慨 

乔吉: 抒情  怀才不遇  感慨 

背景

这首曲子创作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乔吉一生游历过很多地方,这首《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为其登多景楼之作,作者并不着意此楼的描写,而是借登临之举一展自己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1、赵义山.元曲鉴赏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500

译文

拍着栏杆,强劲而湿润的海风带着如雾的水气迎面扑来,吹得鬓发飘展。放声歌唱,歌声冲天,惊得浮云四散。细细查数重重青山,蓬莱仙境在一指相望间。带着纱巾像古人王乔那般遨游云空,抬头仰天长啸,直上那高高天坛。

注释

殿前欢: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妇孩儿”、“凤将雏”、“凤引雏”、“燕引雏”。江山第一楼:指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的多景楼,有“江山第一楼”之称。蓬莱:是传说中海上的仙山,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纱巾岸:纱巾,即头巾。岸,此指露额。把纱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鹤背骑:骑鹤背,此指骑鹤升仙,是化用“王乔骑鹤”的典故。天坛:王屋山主峰不天坛,相传为黄帝祈天求雨处,唐代司马祯在此修行得道。

赏析

这首曲开头三句写出一种旷远的境界,进入全曲主题。“拍阑干。雾花吹鬓海风寒。”作者站在多景楼上手扶着阑干,顿时诗兴大发。这两句直接切人了“登楼咏叹”的主题,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气势十分恢弘,开篇立意不凡,故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评价乔吉称:“乔梦符之词,如神鳌鼓浪,若天号跨神鳌,噗沫于大洋,波涛汹涌,截断众流之势。”其言不谬。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有言:“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乔吉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论语·述而》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中国古代的诗文之中,“浮云”多指那些功名利禄、不足挂心的俗事。乔吉性格骄傲不逊,不肯入俗流,“浩歌惊得浮云散”便充分展现了其藐视现实、孤傲自诩的性格特点。从此处开始,作者的思绪便发生了转折,开始进入一个虚幻的世界,也暗含着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接四句写作者对神仙般生活的无限向往。“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问。纱巾岸,鹤背骑来惯。”“细数青山”,暗用“买山”之典,本意指归隐,作者在这里则借纠表达超脱情怀。“一望问”谓作者之心境实与仙境一脉相通。求超脱是元代文人一种普遍的心境,乔吉《满庭芳·渔父词》有“回首是蓬莱”之句,乃是此心境更明确的表露,可作此句的注脚。而“鹤背骑来惯”则是诗人正以王乔自喻。一“惯”字,下得极洒脱,表现了超脱尘俗之念,遨游于无羁无绊的天地问乃是作者一贯追求的人生至境。表达作者对那种如同神仙般自由生活的钦羡。
  末二句写作者感觉自己直上天坛,得道成仙。作者以“举头长啸,直上天坛”把这种仙境推向全曲的归结,收束了全篇。它与“浩歌惊得浮云散”在意脉上相呼应:摆脱了人间“寒”气,摆脱了“浮云”的缠绕,诗人的身心便似乎进了“天坛”。从“举头长啸”四字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心中无法释怀的愤懑之情,正因为如此,他才想要摆脱世俗的烦心之事,到达自由之境。
  全曲充满了一种与前代“登楼”之作所不同的意趣,正是这个总格调的典型体现。所以曲子深沉,但不悲切;慷慨,但不凄凉。从此曲的酣畅豪爽中,体验到一种渴望自由的生命之力。然而,乔吉的这种豪放之情,也让人感到一丝“雾花吹鬓海风寒”的冷气。

猜您喜欢

【双调】新水令 闺丽绣闺深

元代 · 乔吉

闺丽
绣闺深培养出牡丹芽,控银钩绣帘不挂。
莺燕游上苑,蝶梦绕东华。
富贵人家,花阴内柳阴下。
【乔木查】忽地迎头见咱,娇小心儿里怕,厌地回身拢鬓鸦,傍阑干行又羞,双脸烘霞。
【搅筝琶】我凝眸罢,心内顽麻。
可知曲江头三次遗鞭,我粉墙外几乎坠马。
人说观自在活菩萨,堪夸。
普院山几时曾到他,更隔着海角天涯。
【甜水令】他秋水回波,春山摇翠,芳心迎迓,彼此各承答。
诗句传情,琴声写恨,衷肠牵挂,许多时不得欢洽。
【雁儿落】斗的满街里闲嗑牙,待罢呵如何罢?
空揣着题诗玉版笺,织锦香罗帕。
【得胜令】我是个为客秀才家,你是个未嫁女娇娃,不是将海鹤儿相埋怨,休把这纸鹞儿厮调发。
若是真么,回与我句实成的话。
天那,送了人呵不是耍。
【离亭宴煞】只因你赡不下解合的心肠儿叉,不是我口不严俵扬的风声儿大。
伫头凭阑,一日三衙,唱道成时节准备着小意儿妆虾,不成时怎肯呆心儿跳塔?
哎,你个吃戏冤家。
来来来将人休量抹,我不是琉璃井底鸣蛙,我是个花柳营中惯战马。

【双调】行香子 题情燕僽莺

元代 · 乔吉

题情
燕僽莺僝,凤只鸾单,无多时春事阑珊。
东阳瘦体,潘岳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睚更阑。
【庄宣和】红粉香中惯撒顽,不似今番。
软玉温香忒希罕,只疑是梦间、梦间。
【锦上花】酒社诗坛,不茶不饭,夜雨愁肠,东风泪眼。
海誓山盟,白玉连环,月约星期,泥金小简。
【小阳关】次第明月食,容易彩云散,咫尺巫山,顷刻阳关。
地窄天宽,十番九番;雨涩云怪,千难万难。
【江儿水】西楼倚遍十二阑,望断处空长叹。
不由人脚儿勤,更怕咱心儿惮,得空便对着他实掉侃。
【碧玉箫】忙里偷闲,满口儿诉愁烦。
天上人间,对面儿隔关山。
送春心眉影弯,闷无言云亸鬟。
据风流样范,寻常妆扮,腰肢小蛮,巧语娇春莺慢。
【离亭宴歇指煞】平生脱不了疏狂限,今年又撞着风流难,人瞧见些破绽,衾闲绣被鸳,钗擘金花凤,弦断瑶筝雁,柔肠愁暮秋,业眼巴清旦,谁知近间。
花柳武陵迷,烟水蓝桥潦,云雨阳台旱,恩深太华高,情朽松石烂。
不是我将伊调贩,早撺断那俫彳亶,任从他外人儹。

【正宫】绿幺遍

元代 · 乔吉

自述
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
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
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木兰花·西山不似庞公傲

元代 · 刘因

西山不似庞公傲。
城府有楼山便到。
欲将华发染晴岚,千里青青浓可扫。
人言华发因愁早。
劝我消愁惟酒好。
夜来一饮尽千钟,今日醒来依旧老。

分类:   抒情  豪迈  旷达 

舟过谢潭三首·其二

宋代 · 杨万里

夹江百里没人家,最苦江流曲更斜。
岭草已青今岁叶,岸芦犹白去年花。

分类: 写景  抒情 

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元代 · 詹玉

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
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
吹香弄碧,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
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
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
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
今回记得。
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
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

分类: 送别  写景  西湖  抒情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