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
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
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
战马空肥。
背景
南宋朝廷在大片国土被金国侵占后,不仅不奋发抗战,收复失地,反而偏安一隅;作者一生沉抑下僚,以山水之乐声色之娱排遣困顿愤慨之心情,他以怀古的方式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借这首小令中对昭君、西施两位美人的怀念,谴责南宋王朝的偏安亡国。
译文
在萧瑟秋风中王昭君跟着打皂雕旗的人到塞外去;明月高照时西施常常在姑苏台上端起金凤杯侍候吴王。一个女子能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这样的美女古往今来能有几人?两个美女的事迹千百年来都闪耀着光辉:汉元帝与匈奴和亲时昭君出塞,越国攻灭吴国以后西施才回越国来。养肥了的战马也就无用了。
注释
皂雕旗:绘有黑色大雕的旗,这是古代匈奴人用的一种旗帜。秋风远塞皂雕旗:这句指昭君出塞和亲。高台:这里指姑苏台,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姑苏山上。金凤杯:雕刻有凤凰的金酒杯。明月高台金凤杯:该句指夫差很宠爱西施,时常和她在姑苏台上喝酒。红妆:妇女的盛妆,借指美女。下面的“女妖娆”、“蛾眉”也指美女。苍生:百姓。番:旧时对西北各族的称呼,这里指匈奴。和番:与匈奴人和亲。越吞吴西子归: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献美女西施求和,后来吴终于被越所灭,西施也回到吴国。这句指此事。空:白白地。战马空肥:是说统治者依靠美色而卫国,战马得以闲置而肥。
赏析
该首怀古曲高度赞美王昭君和西施。虽然她们都是被统治阶级所利用的人物,但在客观上却对民族的和好和祖国的安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肯为苍生计”、“千古光辉”,是极有见地的评价。结尾说“战马空肥”又深刻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小令开首两句,以十分简洁、形象的语言点出了环境和事件。写塞外旅骑,壮豪中颇多凄凉意味;写灵岩歌舞,清冷间不乏妩媚之处。细细品味,使人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者的视听感官似乎全被调动起来,深深为句中的意象所感动。第二层中间五句,前两句问肯为苍生着想,以救天下为己任的“红妆”、“妖娆”能有几人,后三句答引出昭君和番、西施入吴的故事。昭君和西施的事迹妇孺皆知,将两人事迹同时容纳在舞狮子的短短作品中,可见诗人构思文气之奇兀了。作者先用“红妆”言装束之盛,继用“妖娆”描体态之媚,再用“蛾眉”赞容貌之丽,最后才点出昭君和西子的名字和她们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壮举,并冠以“千古光辉”二字,至此,昭君和西子,既是绝世佳人,又是巾帼英雄的形象才完美地突现在读者面前。有夺目之艳丽,有凛然之浩气,形象之完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第三层,最后一句“战马空肥”,是整首小令的点睛之笔,是对怯懦无能的封建统治者的猛烈抨击,是对饱食终日,只会“山呼万岁,舞蹈扬尘,道那声诚惶诚恐”,而一旦国难当头却夭夭逃之的文臣武将们的尖刻嘲讽。“战马空肥”,封建帝王和那文臣武将,国祸临门,都是不仅不思报国,反而“央及煞娘娘”,求助于裙钗,实在是昏庸已极,无能已极。“战马空肥”,一字千钧,揭开了封建社会痈疽之所在,表现了作者无比的愤慨。
五十字的小令,有挚着的赞美,有无情的鞭笞,倾注了诗人全部的爱和憎。虽曰怀古,焉能无有讽讥现实之意。
猜您喜欢
山中杂兴二首
人生可怜,流光一瞬,华表千年。
江山好处追游遍,古意翛然。
琵琶恨青衫乐天,洞箫寒赤壁坡仙。
村酒好溪鱼贱,芙蓉岸边,醉上钓鱼船。
风波几场,急疏利锁,顿解名缰。
故园老树应无恙,梦绕沧浪。
伴赤松归欤子房,赋寒梅瘦却何郎。
溪桥上,东风暗香,浮动月昏黄。
次韵二首
寻思几般,围腰玉瘦,约腕金宽。
怕春归又是春将半,信杳青鸾。
赋离恨花笺短短,散清愁柳絮漫漫。
阑干畔,芳枝绿满,梅子替心酸。
相思故人,钗分恨股,粉印娇痕。
数归期屈得春纤困,两地销魂。
楼外青山隐隐,花前红雨纷纷。
天涯近,回头楚云,新月破黄昏。
野梅
风姿澹然,琼酥点点,翠羽翩翩。
罗浮旧日春风面,邂逅神仙。
花自老青山路边,梦不到白玉堂前。
空嗟羡,伤心故园,何日是归年?
望仙子诗卷
沧浪小龙,翩翩桂旗,隐隐莲峰。
歌尘隔断蓬莱洞,此夜相逢。
羽衣曲蟾华月宫,紫箫声鹤背天风。
游仙梦,青山万重,云冷玉芙蓉。
湖上酸斋索赋
寻春底忙,金鞭弄影,翠袖藏香。
彩笺诗满西湖上,误入平康。
到处莺花醉乡,当家风月排场。
贪游荡,马嘶绿杨,占断紫云娘。
送别二首
分飞断肠,花笺写恨,粉腕留香。
临行体倚危楼望,总是凄凉。
人去去寒烟树苍,马箫箫落日沙黄。
牙床上,相思夜长,翠被梦鸳鸯。
愁春未醒,芳心可可,旧友卿卿。
乍分飞早是相思病,几度伤情。
思往事银瓶坠井,赋离怀象管呵冰。
人孤另,梅花月明,熬尽短学灯。
湖上
通仙旧冢,西施淡妆,坡老衰翁。
香云一枕繁华梦,流水光中。
暮霭钟声故宫,夕阳塔影高峰。
桃源洞,花开乱红,无树著春风。
过钓台
穷通异乡,故人别后,短棹沧浪。
相寻下榻云霄上,旧日疏狂。
魂梦远不知汉光,脚头睡只记刘郎。
山无恙,归耕富阳,千古占桐江。
金华道中二首
西风瘦马,遥天去鸿,落日昏鸦。
数前程掐得个归藏卦,梦到山家。
柳下纶竿钓槎,水边篱落梅花。
渔樵话,从头儿听他,白发耐乌纱。
营营苟苟,纷纷扰扰,莫莫休休。
厌红尘拂断归山袖,明月扁舟。
留几册梅诗占手,盖三间茅屋遮头。
还能够,牧羊儿肯留,相伴赤松游。
题位
朱门半掩,花笺自检,绣线慵拈。
相思有债前生欠,今日新添。
弹旧曲徒劳玉纤,遣春愁不离眉尖。
黄昏渐,青山一点,新月挂冰蟾。
客中九日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
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
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
淮阳西望路何之?
无一个鳞鸿至,把酒问篙师。
迎头便说兵戈事。
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四弦才罢醉蛮奴,醽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看红梅未了,搴杜若,结幽兰。
喜树遮云鬓,地开月面,竹*风鬟。
投竿。
钓鱼台下,似画舫、和雨阁前滩。
龙挂古藤千丈,鹤眠矮屋三间。
跻攀。
危磴小阑干。
松外倚高寒。
且缓步寻诗,忘怀唤酒,满意看山。
斓斑。
紫苔外晕,拂苍云、字字碧琅*。
说与花间胜友,主人未可清闲。
冷烟轻澹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
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
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