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江上

元代 · 郭钰

江云捲飞雨,凉意静书帷。
两岸鸟归尽,孤舟客渡迟。
物情皆自适,人事每无悲。
不惜买山早,黄金何可期。

江上

元代 · 艾性夫

江上春肥衰草生,林梢烟暖乳鸠鸣。
青山与我一面雅,白鸟令人双眼明。
云净有时看雨泣,水平无处觅溪声。
折芳弄翠浑閒冗,时与樵渔错杂行。

江上

元代 · 黄庚

江上支筇眼界宽,夕阳影裹水云寒。
恁谁说与闲鸥鹭,借我渔矶把钓竿。

江上

唐代 · 顾况

江清白鸟斜,荡桨罥蘋花。
听唱菱歌晚,回塘月照沙。

江上

唐代 · 张九龄

长林何缭绕,远水复悠悠。
尽日馀无见,为心那不愁。
忆将亲爱别,行为主恩酬。
感激空如此,芳时屡已遒。

江上

唐代 · 杜甫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江上

宋代 · 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分类: 秋天  写景  感伤  离别 

王安石: 秋天  写景  感伤  离别 

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1、刘逸生.王安石诗选:香港三联书社,1983:212

译文

江上秋风阵阵,水波荡漾连绵,江岸上的红花也脱下红妆,渐渐凋谢。
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蓦然发现船只已到乱山的东面,再不见分别的渡口。

注释

漾:吹过。脱:脱下。
被:让。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赏析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
  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动乱,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江上

宋代 · 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分类: 秋天  写景  感伤  离别 

王安石: 秋天  写景  感伤  离别 

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1、刘逸生.王安石诗选:香港三联书社,1983:212

译文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
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注释

漾:吹过。脱:脱下。
被:让。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赏析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动乱,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江上

宋代 · 释绍嵩

春岸波平汀草深,江云黯黯作愁阴。
诗材眼界知多少,欲罢不能聊一吟。

江上

宋代 · 彭汝砺

柳翠芦尤碧,枫殷蓼更红。
金波连夕照,玉浪起秋风。
霄汉双飞鸟,波澜一钓篷。
江湖如许景,总合付诗翁。

江上

宋代 · 冯去非

清秋不可奈,先自懒登楼。
一雁叫寒水,数峰生远愁。
乾坤消剑气,江海笑诗流。
不解人间事,眠鸥尽自由。

江上

宋代 · 吴叔元

独坐江之涘,高秋叶落时。
风狂疑水立,云动觉天移。
浦远孤鸥没,溪平小艇迟。
徘徊待月上,把酒寄遐思。

江上

宋代 · 陈深

放迹清江上,悲歌惜岁穷。
孰能回白日,我欲间苍穷。
天地遗民老,山河霸业空。
清愁无者处,卷入酒杯中。

江上

宋代 · 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江上

宋代 · 王令

浩渺烟波不可名,我来闲自渥尘缨。
久思沧海收身去,安得长舟破浪行。
天阔水云连黯淡,日闲鸥鹭自飞鸣。
屈平死後渔人尽,後世凭谁论浊清。

江上

宋代 · 李兼

晚来舣棹濒江侧,汀草苹花间红碧。
无声画里更斜阳,匹练光中正秋色。
云间落帆击高树,烟外牧牛横短策。
黄昏渔火乱前村,犹有孤吟未归客。

江上

宋代 · 陆游

禹会桥头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烟。
冷云垂野雪方作,断雁叫群人未眠。
万里漂流归故国,一生蹭蹬付苍天。
暮年尚欲师周孔,未遽长斋绣佛前。

江上

宋代 ·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分类: 写景  山水  抒情  惆怅 

王安石: 写景  山水  抒情  惆怅 

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1、刘逸生.王安石诗选:香港三联书社,1983:218

译文

大江北面,秋天浓重的云幕一半已被秋风撕开;雨后的乌云,沉重地、缓慢地在斜阳中移动徘徊。晚云:一作“晓云”。低徊:这里指浓厚的乌云缓慢移动。徊,一作“回”。缭绕:回环旋转。
远处,重重叠叠的青山似乎阻住了江水的去路,船转了个弯,眼前又见到无尽的江水,江上成片的白帆正渐渐逼近过来。

注释

晚云:一作“晓云”。低徊:这里指浓厚的乌云缓慢移动。徊,一作“回”。缭绕:回环旋转。
隐映:隐隐地显现出。

赏析

王安石晚年寓居金陵钟山,“诵诗说佛”(苏轼语),追求心境的宁静。与此相适应,他的创作中出现了大量雅丽工致的绝句,在这种凝炼轻巧的形式中,他表达了自己萧散恬淡的心绪,这首小诗就是这样的例子。
  诗写泛舟江上所见的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象,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诗人摄取了各种远景来构成他的画面,“江北秋阴一半开”一句,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晚云含雨却低徊”一句,将黄昏时的云霞写活了。“低徊”本来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主,静中有动。诗人在这两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它颇有米家山水的朦胧含蓄之美,画面并不是明快清晰的,而好象是有意追求一种半明半暗,神光离合的境界:阴沉的秋空不是全部开朗而是“半开”,可见光线并不太亮;向晚的云霞也不璀灿明艳,而带着雨意,它不是暴风雨之前翻滚的黑云,却是低徊容与,悠然静穆。所以幽远淡雅便成了这幅画面的基调。
  三、四两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山是纠结盘曲的,像是要挡住诗人前行的去路,然而远处忽隐忽现的点点帆影,正告诉诗人前途遥远,道路无穷。这两句写江行的待殊感受,不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蕴深邃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启人遐思,耐人寻味。后来陆游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由此生发出来的名句。这里青山的回环曲折,帆影的时隐时现,也都构成了淡远的画面,与上面两句浑然一体,融汇无间。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证法的思理取胜。
  苏轼评王维的诗画,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讲法,把诗境与画意结合在一起谈。诗与画的紧密结合,在唐朝的山水诗、画中得到完美的结合。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都带有画的气质与风韵。唐人的山水诗画重点突出自然的美。宋人的山水画强调质,通过时序节令和布局,表现真实的生活,山水诗也提倡清新蕴藉,要求把真情实感通过客观描写表达出来。王安石的山水诗,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这首写江行的诗,在灰暗的底色上布置了一幕开阔的画图,辅以幽深的笔调,与米芾山水画笔法相吻合,表现一种含蓄朦胧的美。同时,诗人又经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示出对路途遥远、风云变幻的惆怅,把主观思想加入了山水诗中,丰富了诗的主题。

江上

宋代 · 范成大

天色无情淡,江声不断流。
古人愁不尽,留与後人愁!

江上

宋代 · 王安石

村落家家有浊醪,青旗招客解祗禂。
春风似补林塘破,野水遥连草树高。
寄食舟车随处弊,行歌天地此身劳。
迟回自负平生意,岂是明时惜一毛。

江上

宋代 · 陆游

江上霜寒透客衣,闭窗羸卧不支持。
羁孤形影真相吊,衰飒头颅已可知。
潦缩稳经行雨峡,竹疏剩见挂猿枝。
清樽可置须勤醉,莫望功名老大时。

江上

宋代 · 俞桂

小雨才收日渐斜,酒旗插处两三家。
江头妆点秋来景,半是芦花半蓼花。

江上

宋代 · 孙介

滩头鸣榔去,偃仰醉霜月。
意倦早归来,风波渺愁绝。

江上

宋代 · 杨时

寒云暮羃结秋阴,月淡霜娥冷不禁。
更祝江波休荡漾,莫令清影碎浮金。

江上

宋代 · 王庭圭

倚杖江风起,呼船水面开。
人从州觜渡,帆破浪头来。
月色共千里,天恩遍九垓。
当年送客处,待看赤车回。

江上

宋代 · 郑獬

芦叶萧萧江上秋,鲥鱼清酒解消忧。
云才散后月当浦,潮欲来时风满楼。
好景未应输白鹭,飞尘终不到扁舟。
晚来天卷苍霞尽,万顷玻璃烂不收。

江上

宋代 · 易士达

西风捲起五湖秋,万顷波中几白鸥。
好趁水云深处隐,短篷蓑笠一扁舟。

江上

宋代 · 寇准

古岸萧萧闻去雁,平芜杳杳更斜晖。
空江极目望不尽,枫叶半红人未归。

江上

宋代 · 饶节

秋江渺渺秋风急,芦花不飞露犹湿。
江头倚杖不逢人,鹭鹚飞上渔舟立。

江上

宋代 · 释行海

江雨随风打客身,咚咚津鼓祭潮神。
帆来帆去朝还暮,老尽东西南北人。

江上

宋代 · 释文珦

烟生浦欲无,日莫潮初落。
客帆何处来,又近垂杨泊。

江上

宋代 · 林亦之

败絮沧江上,柴门落日中。
论文谁与共,觅句不须工。
壮思如秋叶,搔头似老翁。
崎岖村浦路,敢自说豪雄。

江上

宋代 · 赵崇鉘

清露初生红蓼秋,爽风先到木兰舟。
钓丝不捲波痕稳,梦入芦花数白鸥。

江上

明代 · 吴孺子

新月淡烟霏,江花冷照衣。
无人山犬吠,隔竹掩荆扉。

江上

明代 · 袁宏道

白雾迷荒楚,青流带远空。
沙平晴献雪,树老夜屯风。
旷野眠饥兕,孤洲落晚鸿。
布帆如屋里,何处有城中。

江上

明代 · 胡奎

三湘南去别情多,不唱吴歌唱楚歌。
夜雨滴乾斑竹泪,春风吹老白蘋波。
瑶琴谁和巴人曲,锦字空劳织女梭。
却喜沅陵酒价贱,愁来犹得遣诗魔。

江上

明代 · 魏观

青山巃巃江雨湿,江上行舟追不及。
七百里内风拗多,十三矶头水流急。
平生不畏风涛惊,此行但觉能伤情。
可缘世道险于此,无人揽辔思澄清。
钧天洞庭渺何许,云际依稀见烟树。
推篷正儗和渔歌,白鸟双飞过船去。

江上

明代 · 唐之淳

山峰如马浪如龙,巴雪消时春气浓。
万里顺流东到海,石头城下合朝宗。

江上

明代 · 陈凤

长风吹古堞,落木下沧波。
孤月动寒幌,暮烟生碧萝。
客怀闻雁急,人语入村多。
又宿秋江上,依然旧钓蓑。

江上

明代 · 胡安

松间岸帻不知暑,满地花香夜来雨。
枕流漱石客未从,明月自随波影去。
不倚清溪即对山,正怜倦鸟带云还。
朱门华屋多车马,何似幽人早闭关。

江上

明代 · 王彦泓

回首江云泪几双,酒空金盏在他乡。
穷途自合亲情断,幽恨那堪世事忙。
两岸草花秋寂历,一船烟月夜凄凉。
不知身是孤飞鸟,犹误题笺寄孟光。

江上

明代 · 傅汝舟

缆带水中苔,船从树里催。
草声听岸过,沙色辨风回。
洲土长崩屋,村山或起台。
无论下与上,俱是离家来。

江上

明代 · 陈恭尹

青山此川上,终古见如新。
可叹浮生者,蹉跎即老人。
暮云高不动,白鸟立无邻。
独往秋光里,双桡与病身。

江上

明代 · 邱云霄

寒菊花初放,虚舟风自移。
兴寻彭泽酒,病遣杜陵诗。
学得东山卧,时看左氏书。
秋风江上早,山雨夜来初。

江上

明代 · 陈邦彦

帆影宵仍远,山容午始开。
水禽无意绪,飞去又飞来。

江上

明代 · 陈子升

水程天易晚,客思此逡巡。
斜日铺江面,遥帆卸树身。
休灯窥岸烧,息语会船邻。
此去犹悬绝,离忧近楚人。

江上

清代 · 王士祯

吴头楚尾路如何?
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分类: 秋天 

王士祯: 秋天 

译文

吴头楚尾之地的路是坎坷还是顺坦?在细雨之中慢慢进了深秋,秋天的江水暗自起伏。
晚上趁着寒冷的潮水渡过江去,眼中尽是黄叶,耳边尽是雁嘶。

注释

吴头楚尾:今江西北部,此地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烟雨:蒙蒙细雨。
寒潮:寒冷的潮水。

赏析

此诗描写了深秋时节,江上白波涌起,而烟雨飘飘,天色阴暗,江上顿时给人沉沉的感觉。那滚滚的江水挟着深秋的寒气,风寒水冷,吴楚一带,秋意盎然。而两岸山峦经秋意的感染,树叶也被秋霜染成金黄,那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起,零落在秋山之坡,飘忽在秋水之上。树林里、天空中,一行行大雁南归,时起的雁声萦绕在天宇之间,萦绕在人们心头。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景物:空中,雁鸣阵阵,江上,白波涌起,四面,烟雨迷蒙,地上,落叶萧萧,多层面的渲染,秋的韵味就显得浓浓的足足的,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和效果。此诗一、二两句,就给人开阔辽远之感:吴头楚尾,是春秋时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在今江西省北部,那里,地域辽阔,山水相接,烟雨迷茫,江涛奔涌,此境此景,诗人非常激赏,足现其心胸之开阔,意境之开朗。三、四两句,既交待了渡江的时间、环境,更随意点染,勾勒出一幅由寒潮、山林、大雁、黄叶构成的秋江图,简洁洗炼,蕴藉含蓄。而秋江晚渡的意境,清爽脱俗,超然典雅,长髯白衫的先觉圣明凌虚于浩淼烟波之上,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江上

清代 · 张祖同

满目浮生苦,清时景物非。
岸边民舍尽,江上估船稀。
暮色无秋树,寒烟上客衣。
浔阳知未远,海舶去如飞。

江上

清代 · 石年

春山春水碧迢迢,病起扶筇过野桥。
几日不寻江上梦,东风吹长杜蘅苗。

江上

清代 · 汪中

江上愁心送客时,秋风袅袅动相思。
武昌无限新栽柳,偏向章台折一枝。
依然被底有馀温,尚恐轻寒易中人。
最是梦回呼不应,昏镫落月共栖神。
花开金谷几经春,一曲清歌委路尘。
到底绿珠同日死,季伦才是有情人。

江上

清代 · 李邺嗣

乱余野老哭,天地黯然愁。
绝爨吹磷火,颓垣凑髑髅。
梦依荐黍定,家对旅葵秋。
尚有征租吏,频从白屋搜。

江上

清代 · 崔华

萧瑟满江上,一雁蘋际飞。
水气杂渔烟,微茫入清辉。
淡怀如高秋,生业在钓矶。
大鱼饵不受,贪饵鱼不肥。
断丝弃中流,石上散发晞。

江上

清代 · 吴振棫

白鹭飞来踏浪花,寒鱼得汕便为家。
估帆争向沙头落,筀竹阴阴酒旆斜。

江上

清代 · 陶锐

秋雨秋风客棹迟,放船好趁晚晴时。
青山断处见僧寺,红树丛中出酒旗。
刈稻人归携䆉稏,卖鱼船去载鸬鹚。
明霞点缀澄江景,欲和当年小谢诗。

江上

清代 · 邵堂

寒飙吹落日,江上雁先知。
黄叶怀人地,青山载酒时。
风声凉在水,秋色瘦于诗。
对景成孤往,翛然契所思。

江上

清代 · 吴定

佳人有所思,整带吹参差。
杨柳烟波处,桃花风日时。
帆樯暮不息,江汉逝如斯。
明月有圆缺,清光终不移。

江上

清代 · 熊士鹏

曾到辛家买数瓯,醉来高枕听江流。
鸟啼去岁人边树,花落今年客里楼。
才小幸无《鹦鹉赋》,官贫那有鹔鹴裘。
五湖此日多风雨,何必重寻范蠡舟。

猜您喜欢

别萧伯章

元代 · 郭钰

萧郎三十文采殊,锦霞暖矗青珊瑚。
酒来独对公荣饮,诗成笑遣王奎书。
黑风捲云惨饥虎,黄叶打头骑蹇驴。
明日山中径归去,梅花夜月情何如。

哭罗达则

元代 · 郭钰

太阿出匣捲晴虹,谁肯埋光九地中。
万里携书来上国,一时挥翰动诸公。
杜陵避地身将老,宋玉招魂事已空。
前辈交游看欲尽,为君弹泪洒秋风。

赠别宋仲观

元代 · 郭钰

梅花江上雪意残,独行远道何当还。
大江风微五两静,虚馆日高双陆閒。
十载论交倾意气,一朝送别凋容颜。
坐歌激烈我何有,明日射虎归南山。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