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痴坐庾公楼,今晨祇过桑落洲。
连朝巨浪高似屋,万斛大舸轻于鸥。
青山两岸不可画,绿酒一尊能解忧。
行年五十倦頫仰,愁见京尘扑马头。
水天春暗暮寒浓,船闭篷窗细雨中。
闻道渔家酒初熟,晚来翻喜打头风。
拨闷喜陪尊有酒,供厨不虑食无钱。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赏析
清康熙十一年(1672),宋琬“投牒自讼,冤始尽白”,冤情得以昭雪,年近花甲的宋琬再次被清廷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前两句直抒胸臆,“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是他此时精神无所寄托的真实写照。舟行瞿塘峡,风大浪猛,水流湍急,诗人被阻停留于此,百无聊赖的以昏睡来消磨时光,睡醒之后更加无聊,于是倚靠在舵楼上眺望:瞿塘峡山势险要,壁立如削;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遥遥西望,漫漫长路,不知何处是尽头!诗人一语双关表面写瞿塘峡的险要景观,实际是指自己的仕宦之路的险恶漫长:自己无故被人诬告下狱,而今再次踏上仕途,诗人不禁一阵惊惧惶恐。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三句以巨浪比喻征人泪,同时妙用夸张;第四句以浪花比喻白发,把长江拟人化,手法新奇!
诗人远离家乡,想到家中的妻儿,不禁潸然泪下,泪水滴落江中,化作滚滚的滔天巨浪咆哮着、怒吼着似乎发泄着心中的怨愤。一夜西风,流更急,浪更大,仿佛长江也被风浪所阻。江水翻腾,浪花雪白;诗人伫立风中,白发飘飘,触景伤情,心有戚戚:故园之思,羁旅之愁,仕途之苦......,种种复杂的情感“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诗人的身心与长江融为一体,我即江水,江水即我,诗人的愁苦也融入了江中,朵朵浪花不正是满江的白发吗!
本诗用语奇丽,比喻清新,委婉含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路悠悠、征人泪、巨浪、西风、白头这些意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
猜您喜欢
玉树摧秋霜,穗帐悲夜凉。
松柏争厉操,兰蕙俱流芳。
悽楚仅一子,仪刑自见亡。
共嗟怨毒苦,不知年命长。
经笥便便玉价高,帝城十载屡游遨。
月中前度攀丹桂,天上今年种碧桃。
燕市风尘情浩浩,吴帆烟水兴滔滔。
仙舟幸有金华客,共与哦诗饮浊醪。
髫龀客江汉,早闻高士名。
君居玉沙县,我在渚宫城。
弱小知慕君,不得觌君面。
道路播词章,庸俗矜俊彦。
骐骥厌庭户,鸾凤悲草莱。
英标出世表,去去黄金台。
风尘绮陌深,烟雾玉堂窅。
浩歌香炉峰,巢云寄木杪。
朝辞九华顶,暮宿黄鹤楼。
纶巾紫凤褐,欲去仍或留。
朅来重翱翔,五十霜鬓秋。
瀛洲列群仙,蓬山撷兰芷。
一登銮坡峻,再陟阿阁崇。
牙符杂珂佩,通籍金闺中。
谒帝兴圣宫,回车历城道。
矫首凌天风,振衣下瑶岛。
东望华不注,烟霞齐鲁郊。
言归理松楸,啸傲依堂坳。
缅想共君游,不得恒聚首。
叩首屡投刺,尘鞅阻文酒。
雨濯野山色,晴飞溪柳花。
明发遂长往,怜君离思赊。
云汉耀奎文,长庚丽其下。
天书行召还,岂是栖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