鵁鶄飞起郡城东。
碧江空,半滩风。
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
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译文
一群白鹭从郡城东边飞起,掠过江上碧蓝的天空,江边卷起半滩风。越王旧时的宫殿,如今只是一片荷花蘋草。水边的楼阁竹帘高卷,鱼儿在水面上嬉戏翻腾,搅起了千万重雪花,融化在嚎檬细雨中。
注释
鵁鶄:水鸟名,鹭鸶的一种,头细身长,身披花纹,颈有白毛,头有红冠,能入水捕鱼,又名“鱼鵁”。郡城:此指古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时为越国国都。越王宫殿:越王勾践的宫殿。蘋:水生蕨类植物,也叫田字草。藕花:荷花。鱼浪:秋水鱼肥,逐浪出没。鱼,一作“渔”。千片雪:言浪花如雪。片:一作“江”。蒙蒙:迷茫还清貌。
赏析
此词的调名即是题目,写的是一个多彩多姿的江城的风物。从既是郡城,又曾有越国宫殿等情况来看,自然写的是古会稽。前三句“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写的是江城的外景:一江碧水从城东流过,江面空阔,沙滩阵阵风起,好一派秀美、旷远的江郊景色。“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是对此城历史的回顾与沉思。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霸主之一,他就曾在这里建都,可如今已不见痕迹,往日的宫殿一直上已是一片片红藕翠蘋了,这就点明了此城的显赫历史,增加了一个描写层次,无异于在它的背景上涂了一层古老苍凉的底色,丰富了江城的形象。当然作者的怀古之情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说任何雄图霸业、奕奕生光,都经不起时间的销蚀而云飞烟灭。尾三句“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濛濛”,集中描写最富江城特色的景观:登上临江的水楼,卷起帏帘,凭窗一望时,只见鱼跃浪翻,激起千片飞雪,一江雨雾,迷迷蒙蒙,蔚为壮观。尤其是此番景色是透过水;楼窗口而摄入眼帘的,更如一幅逼真的画卷,美不胜收。
此词仅三十五字,却把一个江城的风物描写得如此形神兼备,笔力实在不凡。究其奥妙,大约有三端:一是注意多侧面、多角度的描写。它先从远观角度写江郊景色,次一历史眼光看湖塘风光,再用特写镜头写水楼观涛。如此不仅层次清晰,而且颇富立体感。二是注意色彩的调配和多样。斑斓的鵁鶄、碧绿的江水与白色的沙滩构成一种清新淡远的色调;翠绿的蘋叶与鲜红的荷花相配,又以秾丽的色泽耀人眼目;浪花之如雪和水雨之蒙蒙又构成一种朦胧混茫的气象。三是注意景物的动态描写,如鵁鶄的起飞,碧水的东流,半滩风吹,浪花飞舞等等,这种动态景象,无疑赋予江城以勃勃的生机和飞动的气韵。在秾艳的牛峤词中,此词可谓独具一格。
猜您喜欢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铜雀台空锁暮云,金谷园荒成路尘。
转头千载春,断肠几辈人。
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
月如眉,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
眼看惟恐化,魂荡欲相随。
玉趾回娇步,约佳期。
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
小檀霞,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
额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
柳暗莺啼处,认郎家。
星冠霞帔,住在蕊珠宫里。
佩丁当,明翠摇蝉翼,纤珪理宿妆¤
醮坛春草昼绿,药院杏花香。
青鸟传心事,寄刘郎。
双飞双舞,春昼后园莺语。
卷罗帏,锦字书封了,银河雁过迟¤
鸳鸯排宝帐,豆蔻绣连枝。
不语匀珠泪,落花时。
两条红粉泪,多少香闺意。
强攀桃李枝,敛愁眉¤
陌上莺啼蝶舞,柳花飞。
柳花飞,愿得郎心,忆家还早归。
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近来情转深,忆鸳衾¤
几度将书托烟雁,泪盈襟。
泪盈襟,礼月求天,愿君知我心。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翻手作云一作:为)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记得去年,烟暖杏园花正发,雪飘香。
江草绿,柳丝长¤
钿车纤手卷帘望,眉学春山样。
凤钗低袅翠鬟上,落梅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