鵁鶄飞起郡城东。
碧江空,半滩风。
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
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译文
一群白鹭从郡城东边飞起,掠过江上碧蓝的天空,江边卷起半滩风。越王旧时的宫殿,如今只是一片荷花蘋草。水边的楼阁竹帘高卷,鱼儿在水面上嬉戏翻腾,搅起了千万重雪花,融化在嚎檬细雨中。
注释
鵁鶄:水鸟名,鹭鸶的一种,头细身长,身披花纹,颈有白毛,头有红冠,能入水捕鱼,又名“鱼鵁”。郡城:此指古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时为越国国都。越王宫殿:越王勾践的宫殿。蘋:水生蕨类植物,也叫田字草。藕花:荷花。鱼浪:秋水鱼肥,逐浪出没。鱼,一作“渔”。千片雪:言浪花如雪。片:一作“江”。蒙蒙:迷茫还清貌。
赏析
此词的调名即是题目,写的是一个多彩多姿的江城的风物。从既是郡城,又曾有越国宫殿等情况来看,自然写的是古会稽。前三句“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写的是江城的外景:一江碧水从城东流过,江面空阔,沙滩阵阵风起,好一派秀美、旷远的江郊景色。“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是对此城历史的回顾与沉思。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霸主之一,他就曾在这里建都,可如今已不见痕迹,往日的宫殿一直上已是一片片红藕翠蘋了,这就点明了此城的显赫历史,增加了一个描写层次,无异于在它的背景上涂了一层古老苍凉的底色,丰富了江城的形象。当然作者的怀古之情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说任何雄图霸业、奕奕生光,都经不起时间的销蚀而云飞烟灭。尾三句“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濛濛”,集中描写最富江城特色的景观:登上临江的水楼,卷起帏帘,凭窗一望时,只见鱼跃浪翻,激起千片飞雪,一江雨雾,迷迷蒙蒙,蔚为壮观。尤其是此番景色是透过水;楼窗口而摄入眼帘的,更如一幅逼真的画卷,美不胜收。
此词仅三十五字,却把一个江城的风物描写得如此形神兼备,笔力实在不凡。究其奥妙,大约有三端:一是注意多侧面、多角度的描写。它先从远观角度写江郊景色,次一历史眼光看湖塘风光,再用特写镜头写水楼观涛。如此不仅层次清晰,而且颇富立体感。二是注意色彩的调配和多样。斑斓的鵁鶄、碧绿的江水与白色的沙滩构成一种清新淡远的色调;翠绿的蘋叶与鲜红的荷花相配,又以秾丽的色泽耀人眼目;浪花之如雪和水雨之蒙蒙又构成一种朦胧混茫的气象。三是注意景物的动态描写,如鵁鶄的起飞,碧水的东流,半滩风吹,浪花飞舞等等,这种动态景象,无疑赋予江城以勃勃的生机和飞动的气韵。在秾艳的牛峤词中,此词可谓独具一格。
猜您喜欢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
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
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
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
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分类: 怀古
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声怨。
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
挑锦字,记情事,惟愿两心相似。
收泪语,背灯眠,玉钗横枕边。
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
惊梦断,锦屏深,两乡明月心¤
闺草碧,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
孤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
南浦情,红粉泪,争奈两人深意。
低翠黛,卷征衣,马嘶霜叶飞¤
招手别,寸肠结,还是去年时节。
书托雁,梦归家,觉来江月斜。
捍拨双盘金凤,蝉鬓玉钗摇动。
画堂前,人不语,弦解语。
弹到昭君怨处。
翠蛾愁,不抬头。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