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分类: 写景
陈孚: 写景
赏析
本诗的前半四句,传神地绘出了一幅潇湘江上的雪景图。“玉花”化用梁昭明太子<黄钟十一明启>“玉雪开六出之花”意,形容绝妙,“卷”字见出了雪花纷纷扬扬的飞舞之态。“长空”切“天”,“汀洲”切“江”;“卷玉花”是细部的、动态的观照,“白浩浩”是总体的、静景的印象:语简而意象丰富。“雁影”句表明已届隆冬的时令,又隐用雁度潇湘的本地风光来暗示“江天”所属的地域。最妙的是第四句,它不仅补明了题面中的“暮”字,而且写出了暮雪雪景所特有的那种朦朦胧胧、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后半部分,诗人在画面中安排一名生活在巴陵地区的渔翁,这名渔翁已登返棹,“寒欲归”三字,隐透出“暮雪”的影响。“不记巴陵道”既含有大雪弥漫迷蔽江路的意味,又见出渔翁对“江天暮雪”处境的顺适。“船自流”的结果,是在视野中留下了一抹渐行渐杳的痕影;这一余韵袅袅的结尾,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纵深感,传现出“江天暮雪”全景清逸超妙的风韵。全诗首尾映照,动静相间,意境高旷。诗中的渔翁因天“寒“已登返小船,却因为大雪弥漫遮住江路,忘记了回返的道路。这位渔翁索性坐睡舟中,任凭小舟随江流漂荡。
由此可以看出渔翁对“江天暮雪“处境的顺适之情。
超绝柳州句,粗疏郑谷诗。
扁舟钓台下,曾见雪初时。
冻云垂地风栗冽,万里江天暮飞雪。
九华何处正嶙峋,琼树瑶林斗明洁。
扁舟突兀依寒芦,朝来残酒犹半壶。
夜寒独酌不成醉,卧听宿雁鸣相呼。
猜您喜欢
五月红莲繁盛时,隼旆同赏郡南池。
额名旧载零陵志,碑字新镌子厚诗。
采药衔杯愁满满,折花行令笑迟迟。
明年岁熟歌声稳,伴醉清香宛是谁?
松江波万顷,桥倚碧云端。
白鸟穿屏小,青天落镜寒。
夕阳明佛塔,秋色老渔竿。
无限凭阑意,何时此挂冠。
昔日光明阙,昂然有此翁。
不闻前贾傅,俄见罢申公。
瘦已肩如鹤,贫犹气似虹。
北门端有待,岂必滞儒宫。
手捧槟榔染蛤灰,峒中妇女趁墟来。
蓬头赤脚无铅粉,只有风吹锦带开。
枕苍龙云卧品清箫,跨白鹿春酣醉碧桃,唤青猿夜拆烧丹灶。
二千年琼树老,飞来海上仙鹤。
纱巾岸天风细,玉笙吹山月高,谁识王乔?
语燕鸣鸠白昼长,黄蜂紫蝶草花香。
苍江依旧绕斜阳。
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
清和院宇麦秋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