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汾上惊秋

唐代 · 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分类: 秋天  咏史  抒情 

苏颋: 秋天  咏史  抒情 

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或十二年(724年)的秋天。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3-44 .
2、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2-63 .

译文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注释

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河汾: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
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摇落:树叶凋零。

赏析

这首五绝有兴寄,有深意,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即兴咏史诗。它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
  此诗前二句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诗意,首句即“秋风起兮白云飞”,次句为“泛楼船兮济河汾”,从而概括地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并引发联想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两者何其相似,历史仿佛重演,这意味着什么,又启示些什么,诗人并不予点破,运用了留白手段。然而题目却点出了一个“惊”字,表明诗人的思绪是受了震惊的。这不是由于个人遭遇而被震惊。就字面意思看,似乎有点像是即景自况。他在汾水上被北风一吹,一阵寒意使他惊觉到秋天来临;而他当时正处于一生最感失意的境地,出京放任外省,恰如一阵北风把他这朵白云吹得老远,来到了这汾水上。这也合乎题目标示的“汾上惊秋”。因此,前二句的含意是复杂的。总的来说,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可谓百感交集,愁绪纷乱。
  诗的后二句明确地说穿了诗人复杂纷乱的心情。“摇落”用《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句意,又同本于宋玉《九辩》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以指萧瑟天气,也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所以说“逢”。“逢”者,愁绪又加上挫折之谓,暗示出“心绪”并非只是个人的失意。“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前二句所蕴含的复杂心情的性质和倾向。
  实际上,这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都比较接近阮籍的《咏怀诗》。此诗的抒情形象透露出诗人有寄托,有忧虑,有感伤;但究竟为什么,是难以确切肯定的。他采用这种手法,可能是以久与政事的经验,熟悉历史的知识,意识到汉、唐两代的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有某种相似,仿佛受到历史的某种启示,隐约感到某种忧虑,然而他还说不清楚,也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写出这种感觉和情绪。而恰是这一点,却构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特点:以形象来表示,让读者去理会。

猜您喜欢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庄应制

唐代 · 苏颋

树色参差隐翠微,泉流百尺向空飞。
传闻此处投竿住,遂使兹辰扈跸归。

小园纳凉即事

唐代 · 苏颋

烦暑避蒸郁,居闲习高明。
长风自远来,层阁有馀清。
散洒纳凉气,萧条遗世情。
奈何夸大隐,终日系尘缨。

景龙观送裴士曹

唐代 · 苏颋

昔日尝闻公主第,今时变作列仙家。
池傍坐客穿丛筱,树下游人扫落花。
雨雪长疑向函谷,山泉直似到流沙。
君还洛邑分明记,此处同来阅岁华。

生查子·秋社

宋代 · 吴文英

当楼月半奁,曾买菱花处。
愁影背阑干,素发残风露。
神前鸡酒盟,歌断秋香户。
泥落画梁空,梦想青春语。

分类: 秋天  妇女  望远  怀人 

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宋代 · 贺铸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
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
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分类: 秋天  离别  写景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唐代 · 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分类: 秋天  伤怀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