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郎之貌古不妍,满怀清思如涌泉。
手中墨竹风袅袅,坐我一片潇湘天。
贪愁吟鬓洒霜雪,已觉纱帽随风偏。
人道湘灵解鼓瑟,此中似有泠泠弦。
自言得此意萧索,中夜不敢高堂眠。
问谁作者夏太常,平生翰墨江海传。
雪堂无人老可死,此物价重黄金钱。
近来画竹有数家,世人皆爱我不怜。
我非能画却能看,别有苦思通幽玄。
病眼挥毫不成字,小者如栗大者拳。
西邻奚老发半白,东邻陆郎美少年。
清歌苦调两不厌,为子和我沧浪篇。
猜您喜欢
京国趋庭见少年,别来风度已凝然。
亦知梗槩非流俗,未论簪缨有世传。
坐上好书消岁月,江南归梦绕山川。
桃溪太守今前辈,长在春风几杖前。
圣道通三极,王言似六经。
面开天日表,书作虎龙形。
杞国忧方剧,华胥梦不醒。
万年金匮在,遣训炳丹青。
青岩西面接嶙峋,闻道先生旧隐沦。
二水夹流通涧谷,两山高起隔风尘。
唐川地古犹称越,元世兵馀合避秦。
墅似羊昙非乞舅,居缘孟母不求邻。
长怀龙卧歌梁父,岂学羊裘老富春。
书诏早传行在所,衣冠生及太平辰。
纪言右史亲沾命,仗节南荒竟委身。
白发郑公乡里在,青毡王氏子孙贫。
家声六代科名出,国典先朝谥法新。
今日醉乡还有记,当时嵩岳岂无神。
曾披汗竹开金匮,拟束生刍吊玉人。
遗像雅篇俱在眼,斗山瞻望敢辞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