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酒望。
点缀春情状。
云气欲酣花气荡。
语燕啼莺下上。
水边柳阁松庵。
遥遥眼力先探。
一阵山风雨过,马头日脚烘岚。
东皋晚望。
尽了溪山状。
一似龙湫浮雁荡。
人在营丘画上。
中间小小吾庵。
君来共此奇探。
啼鸟一声飞去,落花点破层岚。
功名休望。
且看龙钟状。
身是龙钟心坦荡。
大吉宜称上上。
如今已结幽庵。
溪山好处须探。
料得山风知我,隔林吹下飞岚。
相亲相望。
两个哦诗状。
坐即堆*行旷荡。
怎着麒麟阁上。
风岩水穴云庵。
非君与我谁探。
好兴最难忘处,半山斜日浓岚。
猜您喜欢
绝。
下为通达人由其中,东垂蔽古藤,晦密尤峻。
绣江远来触异隅刮足而北,余流复西,达于坤维,周览上下,岿台宛然,因取渊明语,命之曰赋诗之台。
南偏少东尤高敞,东向为小亭,轩户始开,而长白湖山诸峰林壑,奔跃来见,明姿晦态,与乡江相表里。
复取谢灵运语,命之曰含晖之亭。
亭之筑,实至元辛前重阳一日也。
戏作乐府水龙吟一首,书尽壁,以认其始,且以为老子醉后浩歌之资云乾坤遗方台,赋诗名字从吾起。
十分高处,更宜着个,含晖亭子。
无数青山,一时为我,飞来窗里。
渺浮天玉雪,江流忽转,风雨在、寒藤底。
尝试登临其上,把闲愁、古今都洗。
长空淡淡,无言目送,飞鸿千里。
看取明年,四围松菊,一番桃李。
放篮舆杖屦,醒来醉往,自今朝始。
拂旦恩麻下玉墀。
六朝元老万人知。
知公福庆世间稀。
年过太公渔渭日,官如郑武相周时。
一行金带五男儿。
云峰咫尺。
竹静芭蕉静。
鹤绕苍苔行又立。
不见高堂素壁。
簿书驲骑匆匆。
暂时留住衰翁。
一片归心难画,野亭绣水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