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秃圞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注释
剔秃圞:又亮又圆的样子。圞:团圆,圆貌。是必:一定要。底:同“的”。者:语尾助词。
赏析
这支散曲题为“托咏”,是托物咏怀之意。曲子写一个少女对着天上圆圆的明月,诉说心底的祝愿:愿天下有情人都像明月一样团团圆圆。古人诗、词、曲中常有对月拜祝和把酒发愿的描写,关汉卿的《拜月亭》杂剧中即有对月祝愿的情节,与这首小令有相近的意境。
曲子开头的“剔秃圞”是元曲中较为常见的语汇,用作圆的形容词。“拜了低低说”一句,颇有情致,发自内心的祝愿,全在一片虔诚,低声的叨念,已将心迹与神态全然勾画出来。祝愿月亮常圆,却用了“是必”两字,似乎由祈求变成了命令,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当事人那专一的要求和迫切的心情。“休着些儿缺”,永远不让圆月有一点儿缺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唯其不情,方见真情。末句“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很有分量,足以收束全曲。《西厢记》中,红娘有一句台词,说的是“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那时概况全剧主题的一句名言。这里的“都似你者”,正扣托月咏怀的题目,似月之常圆,正是对“如花美眷”的祝愿。“天下有情底”,范围很广,在情感的深厚之外更增添了博大的内涵。
这支小令所用的几乎是日常口语,朴实而生动,使人似乎听到少女的娓娓诉说,颇具元曲的特有风采,充分体现了作品作为“曲子”的艺术特色。
猜您喜欢
青山绿水好从容,将富贵荣华撇过梦中。
寻着个安乐窝胜神仙洞,繁华景不
同,忒快活别是个家风。
饮数杯酒对千竿竹,烹七碗茶靠半亩松,都强如相府王
宫。
青山绿水暮云边,堪画堪描若辋川。
闲歌闲酒闲诗卷,山林中且过遣,粗衣
淡饭随缘。
谁待望彭祖千年寿,也不恋邓通数贯钱,身外事赖了苍天。
居庸关中秋对月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
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
活,碧天遥难问娥。
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叹世
时人个个望高官,位至三公不若闲。
老妻顽子无忧患,一家儿得自安,破柴
门对绿水青山。
沽村酒三杯醉,理瑶琴数曲弹,都回避了胆战心寒。
功名梦不成,富贵心勾罢。
青山绿水间,茅舍疏篱下。
广种邵平瓜,细焙玉
川茶,遍插渊明柳,多栽潘令花。
清佳,寻方外清幽话;欢恰,与亲朋闲戏耍。
黄州地,赤壁矶,衰草接天涯。
周公瑾,曹孟德,果何为?
都打入渔樵话里。
碧圆自洁。
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
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
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
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
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
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
春暖花香,岁稔时康。
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