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秃圞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注释
剔秃圞:又亮又圆的样子。圞:团圆,圆貌。是必:一定要。底:同“的”。者:语尾助词。
赏析
这支散曲题为“托咏”,是托物咏怀之意。曲子写一个少女对着天上圆圆的明月,诉说心底的祝愿:愿天下有情人都像明月一样团团圆圆。古人诗、词、曲中常有对月拜祝和把酒发愿的描写,关汉卿的《拜月亭》杂剧中即有对月祝愿的情节,与这首小令有相近的意境。
曲子开头的“剔秃圞”是元曲中较为常见的语汇,用作圆的形容词。“拜了低低说”一句,颇有情致,发自内心的祝愿,全在一片虔诚,低声的叨念,已将心迹与神态全然勾画出来。祝愿月亮常圆,却用了“是必”两字,似乎由祈求变成了命令,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当事人那专一的要求和迫切的心情。“休着些儿缺”,永远不让圆月有一点儿缺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唯其不情,方见真情。末句“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很有分量,足以收束全曲。《西厢记》中,红娘有一句台词,说的是“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那时概况全剧主题的一句名言。这里的“都似你者”,正扣托月咏怀的题目,似月之常圆,正是对“如花美眷”的祝愿。“天下有情底”,范围很广,在情感的深厚之外更增添了博大的内涵。
这支小令所用的几乎是日常口语,朴实而生动,使人似乎听到少女的娓娓诉说,颇具元曲的特有风采,充分体现了作品作为“曲子”的艺术特色。
猜您喜欢
短命的偏逢薄幸,老成的偏遇真成,无情的休想遇多情。
懵懂的怜瞌睡,鹘
伶的惜惺惺,若要轻别人还自轻。
客况
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无火拨残星。
薄设设衾剩铁,孤另
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吾今夜冷?
青山绿水好从容,将富贵荣华撇过梦中。
寻着个安乐窝胜神仙洞,繁华景不
同,忒快活别是个家风。
饮数杯酒对千竿竹,烹七碗茶靠半亩松,都强如相府王
宫。
青山绿水暮云边,堪画堪描若辋川。
闲歌闲酒闲诗卷,山林中且过遣,粗衣
淡饭随缘。
谁待望彭祖千年寿,也不恋邓通数贯钱,身外事赖了苍天。
居庸关中秋对月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
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
活,碧天遥难问娥。
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叹世
时人个个望高官,位至三公不若闲。
老妻顽子无忧患,一家儿得自安,破柴
门对绿水青山。
沽村酒三杯醉,理瑶琴数曲弹,都回避了胆战心寒。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
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茅斋,野花开。
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
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分类: 言志
粉靥金裳。
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
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
避春祗怕春不远,望幽径、偷理秋妆。
殢醉乡。
寸心似翦,飘荡愁觞。
潮腮笑入清霜。
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
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
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
最断肠。
夜深怨蝶飞狂。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
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香毬一作:香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