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清江引·秋居

元代 · 吴西逸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
星斗满天人睡也。

分类: 旷达  秋天   

吴西逸: 旷达  秋天   

背景

这首词写作年月不详,可以考究的是这是作者秋夜酒醉后,看到周围的景色,有感而发而作。

参考资料:
1、傅德岷,余曲等编著,元曲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第268页

译文

成群的白色大雁好似秋天里飞起雪片,清冷的露珠使秋夜更凉。扫去石边的云雾,踏碎松下的月影,醉意正浓,在满天星斗之下睡入梦乡。

注释

白雁:白色的雁。雁多为黑色,白色的雁较为稀少。元代谢宗可有《咏白雁》诗。却:除、去。松根:松树根。

赏析

白雁是深秋的象征。宋彭乘《墨客挥犀》:“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到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入夜了如何会“白雁乱飞”,曲作者没有讲,但同下半句的“秋似雪”必有关系。这里说“似雪”,是因为秋天满布着白霜;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足见白雁也会同乌鸦那样受到“霜满天”的惊扰。次句续写凉夜露水增重的秋景,依然是清凄的笔调,视点却从天空转移到地面。这样就为人物的出现腾出了环境。
  作者的出场是飘然而至的。“扫却石边云”,古人以为云出石中,故以“云根”作为山石的别名,这里无疑是指夜间岩壁旁近的雾气。作者袍角“扫却”了它们,那就几乎是擦着山石而疾行,也不怕擦碰跌绊,这其间已经透出了作者的酒意。下句“醉踏松根月”,则明明白白承认了自己的醉态。“松根月”是指地面靠近松树树根的月光,明月透过松树的荫盖,落到地上已是斑斑驳驳,作者专寻这样的“月”来“踏”,这就显出了他脚步的趔趄。这样的大醉急行,是很难坚持到底的。果然,他仰面朝天躺倒在地,起初还能瞥望“星斗满天”,随后便将外部世界什么也不放在心上,酣然高眠,“人睡也”。
  短短五句,将人物的旷放超豪,表现得入木三分。五句中分插了“雪”、“露”、“云”、“月”、“星”五个关于天象的名词,或实指,或虚影,颇见巧妙。五句中无不在层层状写露天的夜景,却以人物我行我素的行动超脱待之,显示了旷达的高怀。以起首的“白雁乱飞”与结末的“人睡也”作一对照,更能见出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以“秋居”为题目,而写的是醉后的露宿,这就明显带有“以天地为屋宇,万物于我何与哉”的旷达意味,由此亦可见作者以此为豪、以此为快的情趣。
  秋天年复一年来到人间,面目都是一样的,而到了诗人笔下,它却千变万化。吴西逸这首《清江引·秋居》清淡雅洁、宁静淡泊,像没有人间烟火味的仙界,这是一位隐君子的精神追求。曲子的整个色调是洁白晶莹的。白雁飞过,虽是秋天但让人感觉在下雪。在这支小令中,作者突出了对意象的细节描写,来体现自由自在的田园乐趣。该诗表达了作者追求远离污浊的尘世,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保持高雅的情操。

猜您喜欢

【双调】寿阳曲 四时

元代 · 吴西逸

传心素,托简书,问春归欲归何处?
送春词不题风共雨,止埋怨落花飞絮。
贪新酿,趁晚凉,笑相呼凭肩歌唱。
最多情女郎心外想,打鸳鸯采莲湖上。
萦心
事,惹恨词,更那堪动人秋思。
画楼边几声新雁儿,不传书摆成个愁字。
年华尽,腊味醇,睡不温晓寒成阵。
折梅花不传心上人,村煞我陇头春信。
 咏所见
  人如玉,鬓似云,动春心半含娇俊。
近装奁懒将花貌匀,旋窝儿粉香成晕。
 酒散
  旗亭散,歌韵歇,暖风轻柳摇台榭。
杏花墙夕阳春去也,马蹄香宝鞍敲月。
 效香奁体
  惚蝉鬓,怯镜鸾,雁声寒不禁肠断。
碧纱窗夜长鸳梦短,怕黄昏一灯相伴。

【双调】蟾宫曲 山间书事

元代 · 吴西逸

系门前柳影兰舟,烟满吟蓑,风漾闲钩。
石上云生,山间树老,桥外霞收。
玩青史低头袖手,问红尘缄口回头。
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
 游玉隆宫
  碧云深隐隐仙家,药杵玄霜,饭煮胡麻。
林下樽,云中鸡犬,树底茶瓜。
香不断灯明绛蜡,火难消炉炼丹砂。
朗诵南华,懒上浮槎。
笑我尘踪,走遍天涯。
 席上
  博秦楼一笑千金,谁是知音?
知此闲心。
袅娜花枝,依稀眉宇,香动词林。
止谈笑何须荐寝,尽疏狂足可披襟。
乐事追寻,歌罢归来,嗟叹于今。
 寄友
  望故人目断湘皋,林下丰姿,尘外英豪。
岂惮双壶?
不辞千里,命驾相招。
便休题鱼龙市朝,好评论莺燕心交。
醉后联镳,笑听江声,如此风涛。
 寄情
  半缄书好寄平安,几句别离,一段艰难。
泪湿乌丝,愁随锦字,望断雕鞍。
恨鱼雁因循寄简,对鸳鸯展转忘餐。
楼外云山,烟水重重,成病看看。
 纪旧
  折花枝寄与多情,唤起真真,留恋卿卿。
隐约眉峰,依稀雾鬓,仿佛银屏。
曾话旧花边月影,共衔杯扇底歌声。
款款深盟,无限思量,语笑盈盈。

天净沙·江亭远树残霞

元代 · 吴西逸

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芳草平沙。
绿柳阴中系马。
夕阳西下,水村山郭人家。

分类: 游子  写景  抒情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 ·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分类: 宋词三百首  春天  写雨  旷达 

木兰花·西山不似庞公傲

元代 · 刘因

西山不似庞公傲。
城府有楼山便到。
欲将华发染晴岚,千里青青浓可扫。
人言华发因愁早。
劝我消愁惟酒好。
夜来一饮尽千钟,今日醒来依旧老。

分类:   抒情  豪迈  旷达 

游兰溪

宋代 · 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分类: 游记  写人  抒怀  乐观  旷达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