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玉琚玉佩軝鸿列。
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
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
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
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背景
它是作者送友人廖叔仁去京城赴任时所作。这首词写得气势豪迈,饶有兴味。将作者的那种淡薄功名、慷慨悲歌的气韵,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赏析
本词上片着重叙事,写廖叔仁于秋天去朝廷任职,勉励他要重名节而轻富贵;下片着重抒情,慨叹自己关心国事,有政治抱负,虽年老不变,但仕途失意,最后抒发与廖叔仁分手的伤感。
全词写得气势豪迈,风格雄壮,上片描绘临安宫殿雄伟,并以钱塘怒潮作陪衬,众臣整齐肃穆,显得形象雄伟,境界开阔。“丈夫儿”两句,劝友人砥砺名节,言辞慷慨,语言峭劲有力。下片先诉说自己有政治见识和才能,志不伸,但雄心未已。词中连用的四个简短的三字句,在语气上形成短促顿挫,从而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这种矛盾、焦急的心情。“对西风”两句,借典抒情,壮怀激烈,是这首词豪迈雄健格调的最激越处。末尾仍回到送别的本题上来,表现了送别的伤感,但仍然气豪笔健。“不洒”两句,是对偶句,化用成语典故而不露斧凿痕迹,显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
猜您喜欢
二年住闽岭,所阅足青紫。
那知万众中,得此数君子。
相从不我厌,但觉岁月驶。
高论脱时俗,如风濯烦暑。
出处虽未同,气味固相似。
人生有离合,所畏为物使。
要当啜英华,不必计渣滓。
他年肯相寻,在彼不在此。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
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
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瀑布好明月,上有石梁横。
矫首望东海,正见蟾蜍生。
扬辉天汉閒,下照篷丘城。
桂实几凋落,姮娥空闻名。
咄哉玉斧子,不如白兔精。
灵药不服食,执柯独何成。
迢迢彩云外,谁吹白玉笙。
竦身一长听,了若出寰瀛。
我来陟高顶,俯瞰临长川。
阴崖隐落日,叠嶂鸣飞泉。
独立一世外,所思千古前。
回看鸟没处,茫茫生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