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唐李氏,世号为贤妻。
以力营七丧,或谓难庶几。
孰知蔡家妇,其事乃同之。
岂特在中馈,无往而无仪。
孝于其所尊,慈于其所卑。
即知义所在,能终义所为。
我生至此极,我嫁逢百罹。
其属死略尽,其骨俱无归。
身为未亡人,心乃真男儿。
以己任其责,无忘须臾时。
但恐事不济,安知恤寒饥。
乃捐奉生具,而为送亡资。
面不御膏沐,首不加冠笄。
金珠鬻于市,文绣容何施。
更无囊中装,唯有身上衣。
殆将截其发,幸苟完其肌。
所得盖良苦,所积从细微。
如此十年久,犹以为支离。
日下卜诸良,宅兆相厥宜。
一举十八丧,一旦得所依。
手自植松楸,身亦沾涂泥。
何暇裹两足,但知勤四肢。
居者叹于室,行者泣于歧。
鸟亦助叫号,人思操蔂梩。
冥冥长夜魂,所获喜可知。
郁郁佳城中,不为中道尸。
卒办其家事,少慰而心悲。
义深海可涸,行坚山可摧。
孤诚贯白日,幽光淩虹霓。
吾闻古烈女,荦荦非无奇。
一死盖易处,一节亦易持。
至如张氏者,使人尤歔欷。
谁为孝妇传,谁为黄绢碑。
亦有淮上翁,为述濉阳诗。
移书太史氏,无令兹逸遗。
猜您喜欢
不知今之人,谁识张县尉。
勿问胸中事,但看面上气。
所谓人英者,正是斯人辈。
前年南郭中,文酒日夜会。
一从舍我去,忽忽再逾岁。
今兹岁且尽,为子吟不睡。
起坐却就枕,伸头出纸被。
约是三四更,老老抱双脚。
此时吟正酣,声调不可却。
春风起淮东,须臾到嵩洛。
往往入子家,但子眠不觉。
子觉将奈何,声尽情思多。
上东门外路,洛水生春波。
还我大松来,不用寄诗歌。
紫微诏诰都经手,东壁图书尽在家。
何日再游群玉府,吟窗依旧锁烟霞。
星非甘公,卦非焦赣。
善言五部,枝干迭用。
所据甚精,所发必中。
辅之以教,其益弥众。
以刚止邪,以柔止讼。
躁者使静,义者使动。
仁使之修,虐戒之纵。
险者使平,浮者使重。
如此庶乎,殆可折衷。
行矣勉之,斯言可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