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点绛唇·黄花城早望

清代 · 纳兰性德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
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分类: 写景    边塞  抒情  感慨 

纳兰性德: 写景    边塞  抒情  感慨 

背景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康熙帝奉太皇太后巡幸五台山,词人随从扈驾。途经黄花城,词人看到黄花城雪后将晓的景象,有感而发,作下此词。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15页

译文

初雪后的五更之夜,黄花城中弥漫着寒光,积雪的峭壁上,栈道显得平滑了许多。无边的寒风也阻挠不了我披衣观景的兴致。
面对这茫茫雪色,不觉心中怅然,无限慨叹!什么时候才能天亮,天空中的晨星要消散了,广漠沙原上的大雁也已经起飞开始新的征程。

注释

五夜:即五更。古代将一夜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故称。栈:栈道。于绝险之地架木而成的道路。
平沙雁:广漠沙原上之大雁。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黄花城雪后将晓的景象,与《烷溪沙·姜女庙》等或为同时之作。词全用白描,但朴质中饶含韵致,清奇中极见情味。黄花城奇异的景观,作者无聊赖的心绪跃然纸上。
  词的上片描写边塞地区凌晨的景色。“五夜”二句谓落了一夜的雪,五更天色欲明之时,雪已经堆得与栅栏相平了。“西风”二句紧扣上文,所以要“看”,是由于积雪的寒光,使人误以为天色已明;“披衣”是由于西风劲吹,寒气袭人。
  下片“对此”二句,又与“看”字关联。看到这白茫茫的一片大雪,无边无际,不觉令人百感交集,不住叹息。“何时旦”句用提问表明此时尚未天明,刚才只是误以为天明罢了。最后二句,又是对“何时旦”这一问题的答覆。星光渐淡,大雁开始起飞,离天明也不远了。“平沙”当然是指“平于栈”的积雪。遣词造句都有着落,前后互相呼应,行文十分绵密。
  通篇只描写景物,而寓情于景,以景抒情。词人用开阔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情感,将环境的空旷凄凉映照在情感上,将大的环境空间叠加在深沉而复杂的小的情感上,给人呈现一种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表现方式。

猜您喜欢

四时

魏晋 · 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分类: 四季  写景  述志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宋代 ·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分类: 春天  写景  宴饮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清代 ·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分类: 边塞  写景  抒情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宋代 · 张辑

梧桐雨细。
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
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
悠悠岁月天涯醉。
一分秋、一分憔悴。
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
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
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
从前谙尽江湖味。
听商歌、归兴千里。
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分类: 婉约  秋天  写景  抒怀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清代 · 纳兰性德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分类: 爱情  相思 

金菊对芙蓉·上元

清代 · 纳兰性德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
正上林雪霁,鸳甃晶莹。
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
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追念往事难凭。
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
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
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
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分类: 节日  元宵节  抒怀  思念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