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
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
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
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
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
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
译文
看那春花鲜艳,竞开着笑迎春风,晚妆后的双脸,像花儿一样的粉红。紧闭了小楼深阁,躲开那春景重重。偏是十五的明月,不怜人离恨别情,又把多情的月光,洒进绣帘窗棂。
情思总是难断,信里也诉过衷情,如今衣上还印满着,泪迹斑斑的檀红。恨不如双飞的春燕,能自由在你屋前飞行。春天就要过去了,春柳的残絮已飘尽,柳条挂满沉重的绿叶,无力再飞花传情。
注释
三五夜:十五之夜,即月圆之夜。
檀:浅绛色。帘栊:窗帘与窗牖。欲暮:即将逝去。
赏析
词写深深之恋,颇有李商隐《无题》的韵味。李诗写别后相思,希望有人传书递简:“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欧词写虽有青鸟传信,却仍不能相唔之苦。
作者表现这种缠绵悱恻之情,出以含蓄之笔,构思跳跃性较大,是其特征。“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这四句无难字,字无僻义,写的是女子貌美如花,其超忽处在忽见春花,忽生联想,轻灵自然,比喻而兼有起兴作用。需要思考的是见者,思者是谁,如系女子,迹近自夸,不免减色,所以突兀而起的一句主语是作为男子的抒情诗主人公。他在无边的春色中看见在东风里摇曳而色泽艳丽的花,就好像又一次目睹了自己所爱的那位女子晚妆后的容颜。可惜一见之后,她孤处深闺,连春光也难以照射进去。他想象她和自己一样别后不能重逢,一定十分痛苦。“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农历十五日夜,月亮圆了,清辉在地,按常情正是令人赏心悦目之际,可她偏有幽恨。这样连用三个三字句便把女子月圆人不团圆的悲感和夜不成眠的苦况含蓄地写出来了,堪称神妙之笔。
如果说上片是写词人眼中、心中的女子,那么下片是写词人自己的“偏有恨”和热望获得幸福生活之情了。从上片的描写看,词人确实是绵绵相思,不能自己。他虽然“信曾通”,但仍无缘相见,一个“曾”字写出了时间之久,失望之大。“满衣犹自染檀红”是睹物伤怀,回忆往事。唐五代妇女涂口唇或晕眉喜用檀。韩偓《余作探使因而有诗》说“檀口消来薄薄红”。汤显祖评此词专论说:“画家七十二色中有檀色,浅赭所合,妇女晕眉色似之。唐人诗词惯喜用此。”作者这句是说当日相唔,女子啼哭时檀红染上了自己的衣服,而今只能空对啼痕了。想到这里,他羡慕起自由自在任意飞翔的双飞燕了:“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欧词《贺明朝》下片也说:“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它可以移作“恨不如”两句的注释。
最后三句“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以景语作结,把时光的流逝写得愈具体,愈生动,愈能强化相思之情,也能给人更多的回味。
猜您喜欢
嫩草如烟,石榴花发海南天。
日暮江亭春影渌,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
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
水上游上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
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
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
耳坠金镮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袖敛鲛绡,采香深洞笑相邀。
藤杖枝头芦酒滴,铺葵席,豆蔻花间bx晚日。
翡翠,白蘋香里小沙汀。
岛上阴阴秋雨色,芦花扑,数只渔船何处宿。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
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
使我心痗。
赤城霞起武陵春,桐柏先生解守真。
白石桥高曾纵步,朱阳馆静每存神。
囊中隐诀多仙术,肘后方书济俗人。
自领蓬莱都水监,只忧沧海变成尘。
春朝物候妍,愁妇镜台前。
风吹数蝶乱,露洗百花鲜。
试出褰罗幌,还来著锦筵。
曲中愁夜夜,楼上别年年。
不及随萧史,高飞向紫烟。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闷无消遣只看诗,不见诗中话别离。
添得情怀转萧索,始知伶俐不如痴。
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
白眉长老重名公,曾识会稽山处士。
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
鬼神怪异满壁走,当檐飒飒生秋光。
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水晶宫殿琉璃瓦。
彩仗时驱狒cf装,金鞭频策骐驎马。
毗沙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
地神对出宝瓶子,天女倒披金缕衣。
唐朝说著名公画,周昉毫端善图写。
张僧繇是有神人,吴道子称无敌者。
奇哉妙手传孙公,能如此地留神踪。
斜窥小鬼怒双目,直倚越狼高半胸。
宝冠动总生威容,趋跄左右来倾恭。
臂横鹰爪尖纤利,腰缠虎皮斑剥红。
飘飘但恐入云中,步骤还疑归海东。
蟒蛇拖得浑身堕,精魅搦来双眼空。
当时此艺实难有,镇在宝坊称不朽。
东边画了空西边,留与后人教敌手。
后人见者皆心惊,尽为名公不敢争。
谁知未满三十载,或有异人来间生。
匡山处士名称朴,头骨高奇连五岳。
曾持象简累为官,又有蛇珠常在握。
昔年长老遇奇踪,今日门师识景公。
兴来便请泥高壁,乱抢笔头如疾风。
逡巡队仗何颠逸,散漫奇形皆涌出。
交加器械满虚空,两面或然如斗敌。
圣王怒色览东西,剑刃一挥皆整齐。
腕头狮子咬金甲,脚底夜叉击络鞮.马头壮健多筋节,乌觜弯环如屈铁。
遍身蛇虺乱纵横,绕颔髑髅干孑裂。
眉粗眼竖发如锥,怪异令人不可知。
科头巨卒欲生鬼,半面女郎安小儿。
况闻此寺初兴置,地脉沈沈当正气。
如何请得二山人,下笔咸成千古事。
君不见明皇天宝年,画龙致雨非偶然。
包含万象藏心里,变现百般生眼前。
后来画品列名贤,唯此二人堪比肩。
人间是物皆求得,此样欲于何处传。
尝忧壁底生云雾,揭起寺门天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