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玉台体

唐代 ·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分类: 唐诗三百首  女子  思念 

权德舆: 唐诗三百首  女子  思念 

背景

正盛唐过后,随着社会政治、文化思潮及审美尺度的变更,诗歌的创新已成为不可阻挡之趋势。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皆在“撰录艳歌”,徐本人是当时著名的宫体诗作者,故后多以玉台体指言情纤艳之作。权德舆此诗标明“玉台体”,也是此类诗作。

参考资料:
1、衡塘居士选编,尚俊生 陈士 校注.唐诗三百首新注:百花文艺出版,1994年1月:450-451
2、孟二冬.试论齐梁诗风在中唐时期的复兴: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 年02期

译文

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蟢子双双飞来。
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

注释

蟢子:小蜘蛛脚长者,俗称蟢子。
铅华:指脂粉。藁砧:丈夫的隐语。

赏析

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皆在“撰录艳歌”,徐本人是当时著名的宫体诗作者,故后多以玉台体指言情纤艳之作。权德舆此诗标明“玉台体”,也是此类诗作。但他写得感情真挚,朴素含蓄,可谓俗不伤雅,乐而不淫。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两种喜兆接连出现。
  “昨夜裙带解,今朝蝽子飞。”前句写这位女子昨夜裙带自解,后旬写今天早上这女子又看见长脚的蜘蛛飞来了。裙带自解是夫归之兆,蟢子飞也是喜兆,于是这女人满心欢喜,认为丈夫真的要回来了。蟢子飞,据刘勰《新论》:“野人见蟢子飞,以为有喜乐之瑞。”诗人通过对两种喜兆的描写,把小女子那种急切、思念、惊喜的复杂心理展现得极为生动、传神,让人玩味。
  诗的后两句写女子对喜兆的反应。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铅华,脂粉。莫是,莫不是。句意为:赶紧涂脂抹粉打扮一下吧,恐怕丈夫真的要回来了。藁砧,即稿砧,是丈夫的隐称。周祈《名义考》卷五:“古有罪者,席稿伏于椹(帖)上,以铁斩之。言稿椹则言铁矣,铁与夫同音,故隐语稿椹为夫也。”这女子见喜兆后的激动心态在诗人的笔下表现得是多么细致入微。
  然而这女子的丈夫回来没有?喜兆有没有应验?这位女子最终是欢喜还是失望?诗中并没有交代。诗人只是抓住了这女子思夫的一瞬间进行渲染,把这女子的思夫之情含蓄地表达出来,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未尽之意读者自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联想。
  这首诗,文字质朴无华,但感情却表现得细致入微。象“裙带解”、“蟢子飞”,这都是些引不起一般人注意的小事,但却荡起了女主人公心灵上无法平静的涟漪。诗又写得含蓄而耐人寻味。丈夫出门后,女主人公的处境、心思、生活情态如何,作者都未作说明,但从“铅华不可弃”的心理独白中,便有一个“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伯兮》)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通篇描摹心理,用语切合主人公的身分、情态,仿旧体而又别开生面。

玉台体

宋代 · 范成大

捲幔灯千朵,钩帘月半弓。
绣鸳翔沥水,金雀跂屏风。
细意翩长袖,多情结短封。
铜壶从婉娩,玉佩正丁东。

玉台体

宋代 · 范成大

卷幔灯千朵,钩帘月半弓。
绣鸳翔沥水,金雀跂屏风。
细意翩长袖,多情结短封。
铜壶从婉娩,玉佩正丁东。

玉台体

宋代 · 利登

两弯弓月眉端照,一朵忪云鬓畔归。
欲默不能言不可,娇心无著凭青衣。

猜您喜欢

咏蝉

唐代 ·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客思深一作: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不堪一作:那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分类: 唐诗三百首  咏物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唐代 · 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分类: 唐诗三百首  写景  邀请 

赠内人

唐代 · 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分类: 唐诗三百首  女子  宫怨 

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三韵)

唐代 · 权德舆

不惮征路遥,定缘宾礼重。
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此去佳句多,枫江接云梦。

送陆拾遗祗召赴行在

唐代 · 权德舆

鹓鹭承新命,翻飞入汉庭。
歌诗能合雅,献纳每论经。
月晓蜀江迥,猿啼楚树青。
幸因焚草暇,书札访沈冥。

酬赵尚书城南看花日晚先归见寄

唐代 · 权德舆

杜城韦曲遍寻春,处处繁花满目新。
日暮归鞍不相待,与君同是醉乡人。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