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
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
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
秦镜满。
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
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
摩泪眼。
瑶台梦回人远。
背景
此词作于苏姬离去之后,吴文英追踪来吴,先寓盘门过重午(见《满江红·甲辰岁盘门外过重午》词),继寓瓜泾过中秋(见《尾犯·甲辰中秋》词);后梦窗离吴赴越,留儿辈于瓜泾萧寺(见《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词)以待姬也。此词应与《尾犯·甲辰中秋》作于同一时候。
注释
空:一本作“云”。
对:一本作“临”。万里:一本作“共一”。
赏析
“雁边”三句,月未升之景。“飞琼”,月亮的别称。此言从天边随风隐隐约约传来远去的雁声,天上的琼楼玉宇——月亮还不知在什么地方,青天碧云却已渐渐转入昏暗。“露冷”两句,遥想爱人赏月情状。言中秋的夜晚已有凉意和寒露,所以如果伊人伏在栏干上等待月出,她洁白得似白玉般的藕臂,恐怕会被栏干上沁出的露珠冰得冷颤颤的难受。“净洗”两句,述月出。此言圆月终于从东方升了上来,顿时天空中明亮如昼。浮云似洗,如片片白玉般镶于月边。明亮的月光胜过了地上的灯光,两相掩映在花丛之中,使人分不清哪是花影,哪是月影,哪是灯影。“秦镜满”三句,既结束上片称赞月圆,又启下片之离愁意。言到了中秋节,天上的月亮最圆满,但人世间的八月十五只是秋天的一半。词人因秋已过半,人在瓜泾却仍旧未能与爱人相聚,而倍感离别之苦,所以反而怨恨起圆月不肯为离人着想也作半圆状,而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上片扣题“瓜泾度中秋夕赋”。
“每圆处”三句是说:每月月半我们都能见到这个圆圆的满月,为什么世人都说今天中秋晚上的月亮显得更为圆满呢?本来天上月儿圆,世间人团圆都是大喜事,而如今我却是远离伊人,羁旅瓜泾,寂寞对圆月,更增添了许多烦恼,所以我对月悲歌,临风泄怨,渲泄着心中的离愁别恨。“万里”两句,词人说:普照人世的圆月呀,不知您在天上将会被多少云雾遮隔?由此想到自己羁旅他乡,也不知会遭受到别人多少欺凌?“孤兔”四句。言自己独赏明月不觉迷糊睡去。当晓风起时,才从梦中醒了过来,他擦拭着因梦而流泪的双眼,抬头望去,银河已经西斜,孤零零的圆月却仍旧清光泻地照耀一切。词人记起梦中曾与爱人相聚,但醒后才知是一场空欢喜,这种孤旅客中的凄凉景况,怎不叫人兴一大哭啊!下片忆爱人、叹离愁。
猜您喜欢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
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
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
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
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
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
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吹箫人去。
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
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
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
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
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
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
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
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
户掩寒宵,屏闲冷梦,灯飐唇似语。
堪怜窗景,都闲刺绣,但续旧愁一缕。
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
遗袜尘销,题裙墨黯,天远吹笙路。
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
重谋醉,揉香弄影,水清浅处。
香深雾暖。
正人在、锦瑟华年深院。
旧日汉宫,分得红兰滋吴苑。
临池羞落梅花片。
弄水月、初匀妆面。
紫烟笼处,双鸾共跨,洞箫低按。
歌管。
红围翠袖,冻云外,似觉东风先转。
绣畔昼迟,花底天宽春无限。
仙郎骄马琼林宴。
待卷上、珠帘教看。
更传莺入新年,宝钗梦燕。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秋凉一作:新凉)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