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武旧俗,每岁四月大会于南禅、资福两寺,以芍药供佛。
而今岁最盛,凡七千余朵,皆重跗累萼,繁丽丰硕。
中有白花正圆如覆盂,其下十余叶稍大,承之如盘,姿格绝异,独出于七千朵之上,云得之于城北苏氏园中,周宰相莒公之别业也,而其名俚甚,乃为易之。
杂花狼藉占春余,芍药开时扫地无。
两寺妆成宝缨络,一枝争看玉盘盂。
佳名会作新翻曲,绝品难逢旧画图。
従此定知年谷熟,姑山亲见雪肌肤。
花不能言意可知,令君痛饮更无疑。
但持白酒劝嘉客,直待琼舟覆玉彝。
负郭相君初择地,看羊属国首吟诗。
吾家岂与花相厚,更问残芳有几枝。
猜您喜欢
丱妙侍侧,两髦丫分。
歌舞寿我,永为欢欣。
曲终栖然,仰视浮云。
此曲此声,何时复闻。
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
北归为儿子,破戒堪一笑。
披云见天眼,回首失海潦。
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
大儿牧众稚,四岁守孤峤。
次子病学医,三折乃粗晓。
小儿耕且养,得暇为书绕。
我亦困诗酒,去道愈茫渺。
纷纷何时定,所至皆可老。
莫学柳仪曹,诗书教氓獠。
亦莫事登陟,溪山有何好。
安居与我游,闭户净洒扫。
前人初用茗饮时,煮之无问叶与骨。
浸穷厥味臼始用,复计其初碾方出。
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
破槽折杵向墙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岁久讲求知处所,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强镌凿,理疏性软良可咄。
予家江陵远莫致,尘土何人为披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