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皇自厌花多红,欲得花颜如玉容。
春皇青女深相得,先教敛与秋霜色。
乃有雪月供光,星榆献白,艑量银汉琉璃湿。
人閒美玉捣作灰,荆山昆山鬼神泣。
天上有人名玉女,投壶之外能为素。
姑射神人解种花,先须此物为根芽。
天罅地窍掬精粹,蟾身骊颔偷光华。
其时正是天地交,二气上下阴阳调。
此花孕育得其正,其閒邪气无纤毫。
所以其色为正色,出乎其类拔乎萃。
一如君子有诸内,粹然其色见于外。
三月将尽四月前,百花开尽春萧然。
扬州日暖花开未,春香不动花房闭。
仙掌秋高玉露浓,蛟人泣下珠玑碎。
黄鹂本是花中客,啼尽好声求不得。
春皇费尽养花心,春风使尽开花力。
春归莺去花始开,谁人放出深闺来。
唐家天子太平时,太真浴罢华清池。
红裳绣袂厌君眼,更作地仙披羽衣。
麻姑睡起蓬莱岛,风吹玉面秋天晓。
洛川女子能长生,水中肌骨成瑶琼。
褒姒不见诸侯兵,尽日不笑如无情。
宋玉移家安在哉,东邻不画胭脂腮。
卓文君去成都速,锦衣金翠慵装束。
吹箫客貌果何如,见说其人名弄玉。
若比此花俱不足,淫妖怪艳文之类。
一如妇人有贤德,不为邪色辞正色。
孀居之女能自持,终身唯著大练衣。
又如正色立朝者,不以柔媚为奸欺。
以此论之乃可重,人之不正将胡为。
论德乃是花之杰,论色乃是花之绝。
洛阳花名古云好,看花须向扬州道。
君不见去年花下吹黑风,霹雳闪电搜玉龙。
此时半夜花光中,不觉屈曲蟠长虹。
又不闻天上琳琅树,种在烟霞最深处。
白云枝叶白玉英,此花莫是琳琅精。
此花爱圆不爱缺,一树花开似明月。
襄王半夜指为云,谢女黄昏吟作雪。
杏花俗艳梨花粗,柳花细碎梅花疏。
桃花不正其容冶,牡丹不谨其体舒。
如此之类无足奇,此花之外更有谁。
世非红紫不入眼,此花何用求人知。
诗人自与花相期,长告年年乞一枝。
猜您喜欢
好笑李诗翁,寄身明月中。
饥肠吞白露,醉口吐清风。
时时跨霜鹤,步步凌秋空。
相呼且相待,略住白云峰。
河沙亦可数,海水亦有畔。
师恩及吾母,其多卒无算。
远者穷无边,深者入黄泉。
黄泉儿莫到,慈母忽有告。
冥冥长夜中,如行白日道。
儿一别母容,可想不可逢。
凭师无量恩,恍惚如相通。
师恩若何为,真诚与高义。
幽明虽有殊,母子各有慰。
欲报将奈何,肉镌骨可磨。
泣尽感恩泪,慷慨成悲歌。
忆昔见子时,我在西关住。
顾我已衰朽,爱子特明悟。
其后十数年,于此数见之。
气貌日益好,胸中即可知。
貌者德之表,精神气所为。
气无所不适,其本在养颐。
所养得其正,其美充四肢。
子是名公孙,家法能自持。
子学有旧业,尤富礼与诗。
重之以所养,何适而弗宜。
古人有大路,行者皆坦夷。
夫以子之明,岂惑于多歧。
修鞭与长辔,逸驾无停时。
古人亦何人,勿问皆可追。
昨见子笔札,老人为子喜。
其言逊而恭,贲然有文理。
愿子更勉之,莫忘老人语。
所居求正人,正人德之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