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
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
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
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
背景
这组诗创作的具体年月待考。蓉生认为,此诗从内容看当作于永州时期,因为柳宗元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被贬永州后,才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下层,写出农民遭受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痛苦。也有人认为这三首诗的柳宗元的柳州时在农民家里投宿后所写的。
译文
天未亮就吃了饭,赶着牛去村东干。
天刚亮就下了田,直至暮色归家园。
木犁翻土札札响,乌鸦老鹰飞不断。
竭尽筋力勤劳动,收点粮食过一年。
粮食交尽出苦力,姑且回到空屋眠。
子孙天天长大了,世世代代亦复然。
烟火人家篱笆隔,相聚黄昏来谈白。
院边秋蝉叽叽叫,无风苎麻正寂寂。
收下蚕丝尽交税,空留布机斜倚壁。
乡村小吏夜到来,杀鸡煮饭备筵席。
都说官长心真狠,常有文书来责督。
车陷泥潭不能出,东乡交租稍延误。
官府从来不宽恕,肆意鞭打血肉糊。
千万备好田租赋,免得皮肉也受苦。
交纳新税就在即,唯恐重蹈东乡路。
路上蒺藜满眼生,弯曲缠绕古城壁。
蓼花覆盖塘堤岸,池中之水更清绿。
此时秋收已完毕,樵夫牧童日暮归。
寒风劲吹柳叶稀,霜下梨枣已透熟。
行路之人迷归路,野鸟竞相寻归宿。
田家老人笑留我,黑夜原孤独谨慎。
幸亏今年收成好,不用担心没得粥。
注释
蓐食:坐在床席上吃早饭。徇:从事,尽全力去做。所务:所从事的农务。
耒耜:耕地翻土的工具。这里泛指农具。乌鸢:乌鸦和老鹰。这里泛指鸟类。
竭:尽。兹:这个。筋力事:指重体力劳动。持用:拿来取用。穷:过完,度过。
篱落:篱笆。烟火:指人家。这两句是说,篱笆把一家家隔开,傍晚时左邻右舍聚在一起交谈。
庭际:院落边。虫:一作“蛩”。疏麻:麻名。这里泛指一般的苎麻。方:正。寂历:寂静。
尽输税:全部拿去交了税。机杼:指织布机。空倚壁:空空的靠在墙边。
里胥:乡村小吏。事:备办。
峻:严厉。各言长官峻:指来的里胥是一批,他们各自都说官长严厉。文字:指文书。督责:督促,责备。
后租期:延误了交税的期限。毂:车轮中心贯轴的圆木,这里是指代车轮。车毂陷泥泽,是解释“后租期”乃因车轮陷进了泥潭里的缘故。
公门:官府。少推恕:很少酌情宽恕。鞭朴:鞭打。恣:肆意,指肆意鞭打。狼藉:纵横散乱的样子。这里形容被打得血肉模糊。
可惜:可怜。
迎新:迎接新谷登场。唐德宗时开始分秋夏两季征收赋税,规定夏税要在六月交毕,秋税要在十一月交毕。新谷登场也就是交秋税的时候到了。在此岁:在这个时候。踵前迹:指踏着前人的足迹。
饶:盛多。曲:角落。
蓼花: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边或湿地。被:遮盖。绿:一作“渌”,澄清。
行人:指诗人自己。
念:关心。原陆:高而平的地面。
赏析
《田家三首》是一组完整的诗篇。第一首诗写农民一年四季从早到晚,辛勤紧张地在地里劳动,到头来却无法维持生计,因为他们的劳动果实全都被官府以田赋和徭役的形式搜刮去了。他们不仅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而且子子孙孙还得把这种悲惨的遭遇延续下去。第二首诗通过具体的事例真实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吏为催租逼税而威胁恫吓直至私刑拷打农民的种种罪行,从而反映了广大农民在封建暴政下的痛苦生活。这首诗前六句写农民在完成夏税的征敛中被封建官府剥削一空的情景,次十句写里胥在催租时对农民的敲诈勒索和威胁恫吓的情景,后二句写农民听了里胥的一席威胁话语后所产生的恐惧心理。第三首诗前八句描绘的是秋收后农村的景象,后六句则是描绘诗人因迷路在农家借宿的经过。这首诗用非常朴素的语言刻画了一位淳朴可敬的田翁老人形象,反映了诗人和农民亲密无间的关系。
这三首诗体现了一些共同的特色。一是叙事朴实生动,客观真实;二是语言质朴无华,几近口语,体现了田园诗的本色;三是运用生动的形象描写与对话描写,极富艺术感染力,忠实客观地表现了农村悲惨的生活图景,含蓄而又自然地流露出诗人对封建官吏的憎恶,对穷苦民众深切同情的民本思想和对自己遭贬永州、前途无望的愤慨。清人毛先舒说这组诗“叙事朴到”,这一评价是精当的。
毕岁知无事,兵销复旧丁。
竹门桑径狭,春日稻畦青。
犬吠隈篱落,鸡飞上碓桯.归田起囗思,蛙叫草冥冥。
不识城中路,熙熙乐有年。
木槃擎社酒,瓦鼓送神钱。
霜落牛归屋,禾收雀满田。
遥陂过秋水,闲阁钓鱼船。
长爱田家事,时时欲一过。
垣篱皆树槿,厅院亦堆禾。
病果因风落,寒蔬向日多。
遥闻数声笛,牛晚下前坡。
野塘积水绿可染,舍南新柳齐如剪。
去冬雪好麦穗长,今日雨晴初择茧。
东家馈黍西舍迎,连臂踏歌村市晚。
妇骑夫荷儿扶翁,月出桥南归路远。
猜您喜欢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
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
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拚一醉,留君住。
歌一曲,送君路。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
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
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è)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
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
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
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
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
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
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
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
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
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
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
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
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
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
许不吊灾,君子恶之。
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足下前章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
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
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城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
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
不悉。
宗元白。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
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
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
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
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
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
挂弓问所往,趫捷超峥嵘。
见盗寒涧阴,罗列方忿争。
一矢毙酋帅,馀党号且惊。
麾令递束缚,纆索相拄撑。
彼姝久褫魄,刃下俟诛刑。
却立不亲授,谕以从父行。
捃收自担肩,转道趋前程。
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
父子更抱持,涕血纷交零。
顿首愿归货,纳女称舅甥。
道安奋衣去,义重利固轻。
师婚古所病,合姓非用兵。
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
慷慨张徐州,朱邸扬前旌。
投躯获所愿,前马出王城。
辕门立奇士,淮水秋风生。
君侯既即世,麾下相欹倾。
立孤抗王命,钟鼓四野鸣。
横溃非所壅,逆节非所婴。
举头自引刃,顾义谁顾形。
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
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
我歌非悼死,所悼时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