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元代 · 凌云翰

欲向春山访隐君,野桥行过路才分。
上方楼阁应无数,留与闲僧管白云。

元代 · 萨都剌

树色浓堪掬,痴岚扑雨秋。
道人岩下住,屋角挂奔流。

唐代 ·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分类: 古诗三百首  小学古诗  山水  梦想  早教 

王维: 古诗三百首  小学古诗  山水  梦想  早教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赏析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明代 · 胡奎

昔闻诗中画,今见画中诗。
芭蕉生雪里,只有辋川知。

明代 · 张羽

疏散元非用世才,日高林户尚慵开。
为怜湖上青山好,行到冬青树底来。

明代 · 曾仕鉴

千峰寒郁半溪岚,几树梅花一草庵。
夜半楼头闻玉笛,始知春色满江南。

明代 · 湛若水

群雀下啄泥,仰唤竹间侣。
竹亦有嘉实,若为相赠许。

明代 · 徐渭

朱夏郁蒸时,晶瓜碧玉滋。
疏帘三尺雪,小簟一枰棋。

猜您喜欢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七 其四十三

元代 · 凌云翰

一棹夷犹任野夫,苕乡人号小西湖。
鸡头菱角随时有,桂子荷花此地无。

蔼萱堂诗为夏伯玘赋

元代 · 凌云翰

丛丛堂下萱,蔼蔼枝上花。
岂无众草木,独此能荣华。
况当朱明候,连续开丹葩。
蜻蜓飞南圃,蝴蝶飞东家。
何如小尾蜂,朝暮报两衙。
寸心固云殚,慈母恩无涯。
锡类古所敦,永言非重誇。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三 并序

元代 · 凌云翰

玉砌雕阑,朱门紫陌,争似道人茅宇。
樽有新醪,盘无兼味,自傍小溪垂缕。
富贵何淫,贱贫亦乐,此外更无他语。
有时将、明月为家,或共白云为侣。
还俯视、六合之间,茫茫何物,不入灵台丹府。
绿水青山,野花啼鸟,已把此心留住。
梦熟黄粱,尘飞沧海,转首便为千古。
问雪堂、归去何时,江上一犁春雨。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