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画堂春·湔裙独上小渔矶

清代 · 顾贞观

湔裙独上小渔矶,袜罗微溅春泥。
一篙生绿画桥低,昨夜前溪。
回首楝花风急,催归暮雨霏霏。
扑天香絮拥凄迷,南北东西。

分类: 春天  写景  留恋 

顾贞观: 春天  写景  留恋 

赏析

这阕小词,可以说是一幅情景交融的暮春归舟图,只是其中漾着的意绪,却分外勾人。
  词的主体,是船上的人。但船上却只以“一篙”隐过,而通阕词则皆莫不是舟中之“人”眼中之所见,以及身心之所感。
  春天已快过去了;楝花风吹得这急。“楝花风”,标明时间已是春末了。因为从“小寒”算起,至第二年的“谷雨”,其中凡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每候应以一种届时要开之花,故称为二十四番花信风。其间梅花最先,楝花最后。楝花过后,便已入夏了。此时,他坐在小船上,是在回家去的路上;但人却似乎并不愿意;是以还不时要回过头去看看。但霏霏细雨,夹着漫天杨花,使南北东西,蒙蒙一片。这分明是一个不宜上路的天气,恰如他此时凄迷的心境。如此一来,这“回首”二字就有了着落,也难怪他于“归”不是喜而要着以“催”字了。这催人之风雨,显得极其无情。
  分明是“归”,为什么又有这么多的不愿和留恋,诗人没有写,甚至连这心情也只于那“回首”的眼光和“凄迷”的意绪中流露。
  这下阕在词的章法上放在最后,在内容上却是词的主体,是最先的存在。然而却在词面上颠倒了次序:将首先出场的却故意隐去,而将之置于下阕补出。
  这也难怪,因为主体先自存在,若无感受,自然也就不显主体了。是以词一开头,便是那一个入眼的小小的渔矶上浣衣的女子。“袜罗溅春泥”,固然是系心者未免看得仔细,却也透出了无意中的关爱和怜惜。不知是他想到了他家的她,还是以想到了为之“回首”之处的她。
  他还来不及分辨,他乘坐的小舟已冲到了石桥前。所以说是“石桥”的,这是因为板桥是用不着“画”的,能在桥上作浮雕之花纹的,自然是石板架起的拱桥了。昨夜下了一场大雨,溪水涨了,所以石桥也显得“低”了,水急桥低,他得赶紧趴下,于是便打断了他对于那浣衣女子的判断。这一下,人是过桥了,却为读者留下了这一幅谜似的勾人挂念的画。柳絮夹着细雨的迷蒙的溪水上,那溪边的矶头,有浣衣的女子;溪水上正有一只小船,从石桥穿了过去。在这凄迷的空间,也许只有捣衣间断的杵声和着流水的涓涓声,似闹而实静。倒是于这无声的迷蒙之巨大的空间,它所给予人的是一种推不开的怅惘。更妙在它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只用以构成这一幅淡淡的水粉画,让读者好一个思念。

猜您喜欢

春日京中有怀

唐代 ·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分类: 春天  孤独  思念 

浣溪纱 梅

清代 · 顾贞观

物外幽情世外姿。
冻云深护最高枝。
小楼风月独醒时。
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待他移影说相思。

满江红 和毛会候汴梁怀古

清代 · 顾贞观

何必江南,堪痛哭,六朝遗迹。
只此地,曾经几遍,铜驼荆棘。
高浪已摧临镜堞,平沙尽没藏书壁。
漫凭高,历历数沧桑,空沾臆。
朱仙镇,陈桥驿,相望处,城南北。
只幽兰轩远,烬灰难觅。
且醉金梁桥上月,休寻萼绿堂前石。
卷西风,片叶忽飞来,迎秋笛。

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宋代 · 黄庭坚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
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
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

分类: 春天  写景 

酒泉子·日映纱窗

唐代 · 温庭筠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
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
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
草初齐,花又落,燕双飞。

分类: 春天  女子  抒情  怀人 

醉春风 临洺客舍

清代 · 顾贞观

禁漏莲花碎,玉堂清似水。
而今荒店听鸡鸣,醉。
醉。
醉。
月淡藜床,烟低土锉,一番憔悴。
向壁馀灯穗,照人孤影背。
不如梦也不逢欢,睡。
睡。
睡。
争忍寒更,教他湿尽,冷红残翠。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