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在白云里,云深泉更深。
岂无千尺绠,空立万松阴。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背景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思想则逐步增加。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公私颇多事,渴望能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故而创作这首诗来抒发自己情怀。
译文
太平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在添波澜。
注释
白云泉:天平山山腰的清泉。天平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无心:舒卷自如。闲:从容自得。
何必:为何。奔:奔跑。波浪:水中浪花,这里喻指令人困扰的事情。
赏析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龙头高啄嗽飞流,玉醴甘浑乳气浮。
扪腹煮泉烹斗胯,真成骑鹤上扬州。
泠泠白云泉,流向白云边。
泉水流不断,白云飞上天。
客有清秋约,泉来第一峰。
涧中分夜月,铛里沸风松。
淡发茶香远,寒消酒力浓。
寻源知不近,明日更扶筇。
迢迢白云泉,一线吐岩腹。
涓净涵莓苔,凄清韵琴筑。
时有白头僧,持瓢到幽谷。
猜您喜欢
地接三吴口,人操众楚音。
树迷晴漠漠,花乱夕森森。
碧是当时血,春非往日心。
翻思当矢石,犹暇惜冠簪。
丞相戈如雪,将军志比金。
仓皇惊破竹,踊跃念披襟。
壤堞仍存旧,高标独峙今。
星河垂绮户,云雾出琪林。
鸟去苍茫阔,帆归迤逦深。
诸天欣共赏,胜地肃同临。
突兀雄连栋,依微隔远岑。
紫霄停广乐,白日閟层阴。
倒影何多美,空歌试一吟。
悠悠江海兴,冉冉市尘侵。
娑罗室内早春初,经卷香花礼佛馀。
终日更谈言外法,十年不寄蜀中书。
夜深雪殿当空白,月落风楼近竹虚。
若得为吾留一榻,韦郎诗句岂容疏。
湛湛冷山骨,幽幽抱日光。
晓吟看雨气,春供汲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