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识鉴精。
背景
据6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宋初文风,沿五代余习,刻意雕琢,讲究骈偶。引起有识之士的不满。欧阳修主持贡举(嘉祐二年,1057年),大举改革,此次考试,苏轼、苏辙兄弟同时中进士,曾巩亦在榜中,可谓一时胜举。作者见人才济济,而作此诗。
译文
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
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
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注释
紫殿:指京都贡院。一作“紫案”。暖吹:暖风,指春风。席:犹言列坐。
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此处比喻人人肃静。
乡里:犹言郡县。献贤:献举人才。先德行:以德行为先。列爵:分颁爵位。公卿:指执政大臣。
衰病:衰弱抱病。耗:无,尽。赖:幸亏。群公:指同时主持考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梅尧臣等人。识鉴:能赏识人才、辨别是非,一作“鉴裁”,又作“择鉴”。
赏析
宋初的考试制度,大致承袭唐代,由州府举荐考生,入京应试,由礼部主持其事。此诗即以一员考官的身份写出他的见闻与感受。
从诗中可知,考试时间是在初春时节。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试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增添祥瑞肃穆的气氛。颔联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诗人对此景象不禁发生感慨,济济多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的栋梁。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那是谦逊之辞。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封建时代的科考,是朝廷的一件大事,国家寄予厚望,违法者将置以重刑,轻则充军流放边地,重则杀头,半点也马虎不得。在清朝,主考官在考试期间出行,车后竖铡刀一把,以示自律。鲁迅的祖父就因为替考生向考官行贿,被判斩监候的。抡才大典,朝廷、考官、考生都是全力以赴的,诗正是确切而生动地写出了这种景象。
猜您喜欢
昔日寻春地,今来感◇华。
人行已荒径,花发半枯槎。
高榭林端出,残阳水外斜。
聊持一◇酒,徙倚忆天涯。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
君嗟汝瘿多,谁谓汝士恶。
汝瘿虽云苦,汝民居自乐。
乡闾同饮食,男女相媒妁。
习俗不为嫌,讥嘲岂知怍。
汝山西南险,平地犹硗确。
汝树生拥锺,根株浸溪壑。
山川固已然,风气宜其浊。
接境化襄邓,余风被伊雒。
思予昔曾游,所见可惊愕。
喔喔闻语笑,累累满城郭。
伛妇悬瓮盎,娇婴包卵鷇。
无由辨肩颈,有类龟缩壳。
噫人禀最灵,反不如凫鹤。
骈枝虽形累,小小固可略。
痈疡暂畜聚,决溃终当涸。
赘疣附支体,幸或不为虐。
未若此巍然,所生非所托。
咽喉系性命,鍼石难砭削。
农皇古神圣,为世名百药。
岂不有方书,顽然莫销铄。
温汤汝灵泉,亦不能湔瀹。
君官虽谪居,政可瘳民瘼。
奈何不哀怜,而反恣诃谑。
文辞骋新工,丑怪极名貌。
汝士虽多奇,汝女少纤弱。
翻愁太守宴,谁与唱清角。
乖离南北殊,魂梦山陂邈。
握手未知期,寄诗聊一噱。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酴酥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徂徕鲁东山,石子居山阿。
鲁人之所瞻,子与山嵯峨。
今子其死矣,东山复谁过。
精魄已埋没,文章岂能磨。
寿命虽不长,所得固已多。
旧稿偶自录,沧溟之一蠡。
其余谁付与,散失存几何。
存之警後世,古监照妖魔。
子生诚多难,忧患靡不罹。
宦学三十年,六经老妍摩。
问胡所专心,仁义丘与轲。
扬雄韩愈氏,此外岂知他。
尤勇攻佛老,奋笔如挥戈。
不量敌众寡,胆大身幺麽。
往年遭母丧,泣血走岷峨。
垢面跣双足,锄犁事田坡。
至今乡里化,孝悌勤蚕禾。
昨者来太学,青衫踏朝靴。
陈诗颂圣德,厥声续猗那。
羔鴈聘黄曦,曦惊走邻家。
施为可怪骇,世俗安委蛇。
谤口由此起,中之若飞梭。
上赖天子明,不挂网者罗。
忆在太学年,大雪如翻波。
生徒日盈门,饥坐列鴈鹅。
弦诵聒邻里,唐虞赓咏歌。
常续最高第,骞游各名科。
岂止学者师,谓宜国之皤。
夭寿反仁鄙,谁尸此偏颇。
不知呶呶者,又忍加诋诃。
圣贤要久远,毁誉暂諠哗。
生为举世疾,死也鲁人嗟。
作诗遗鲁社,祠子以为歌。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