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床坐对一灯青,手击蒲团醉欲醒。
夜半竹风如雨过,起看明月步中庭。
砌草虫吟四壁静,檐竹摇灯动秋影。
老来无梦到阳台,开门月在青松顶。
百计求安未得安,此心须在鬓彫残。
漫漫长夜浑无睡,蟋蟀堂深秋雨寒。
草蔓行多露,虫声报早秋。
明河斜未转,大火巳西流。
欲作传杯饮,谁能秉烛游。
清晨拂鞍马,适野拟消忧。
卧榻铺筠簟,风檐递晚凉。
云枯涵旱气,星烂射寒芒。
钟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
时危关百虑,低首拊空床。
四望秋无际,凭栏夜未央。
星榆晴舞叶,月桂冷飞香。
人澹琴心苦,林幽鹤梦长。
此情当此夕,谁肯赏凄凉。
暮声杂鸣叶,灵籁生郊墟。
白雾脆杨柳,秋水翻芙蕖。
蟾蜍澹帘箔,机杼织寒虚。
几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车。
寂寂江城夜向阑,西风吹雁叫云端。
一声远过南楼去,月满碧天秋水寒。
眼空夜色秋满城,城楼漏鼓闻四更。
杓垂月转万山白,坐看天河西北倾。
博山香冷夜将阑,红影摇窗灯未残。
庭树露浓花气湿,井悟风老叶声乾。
世情冷暖知心少,朋旧东西会面难。
一段客愁吟不就,无言背月倚阑干。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译文
寂静的秋夜,蟋蟀在尽情鸣叫。天气渐凉,南边邻家发出急促的砧杵声,正在赶紧敲打新织好的布帛,以制寒衣。
亲爱的人啊!与你相隔千里却惹我每晚独自空立想念。
凝望北方只有静静的垂帘,不经不觉月已西沉、长夜过半,却无睡意。
透过窗纱,清幽的露水早已湿漉了天井边的台阶。
问世间,有哪一对恩爱夫妻能承受这年复一年的分隔远离呢?
注释
促织:蟋蟀。捣衣: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
九重:泛指多层。这里指遥远。
窓:同“窗”。
赏析
南北朝诗人谢朓以山水诗著称,而《秋夜》却是一首闺怨诗,深刻地描写闺中怀人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古人生活落后,却战乱不断。很多新婚男子被远征离家,留下诸多留守妇人愁漫空房,思满织机的悲壮诗篇。
诗中首写就用了“促织”、“捣衣”两种常代表秋寒将至、巧妇勤织、远寄征人的意象,寓情于象,托物起兴,引发长期分居的年青妇女对远方亲人孤苦情思。三四句怀着缠绵思愁,深深情愫,直诉衷情:思君忆君远无期,唯有梦中才能一见,梦醒情尤伤,太伤神,太伤情,无心睡眠,只有“夜夜空伫立”。
诗中虽只写“南邻”、“北窓”、“西户”三个方位名词,却有隐却了“东落”之意,让人体会到独守空房,苦对四壁,孤寂迫人之感。依窗凝望北方,那轻轻的垂帘却阻隔着远在万里的亲人,百般煎熬唯有无穷思忆。
诗中“西户月光入”用景物来喻示时间。“入”字用得细致入微,写出圆月西沉,长夜过半的幽静时刻,而思妇心系夫君,幽怨难眠那种寂寞难奈的心境。
在这“百草凝霜,玉阶露湿”的时节,久伫窗前。突然手触到湿冷的罗衣。啊!是露水侵润进来了。抬头往外一看,透过窗纱,隐隐看到湿漉的台阶闪着亮光。“何知”在这里更有惊觉之意。写出闺中妇人忘情沉思的痴呆形象。更表现出多年征战对夫妻家人的极度伤害。作者借秋夜思妇伤感情怀抒发了作者对征战的深深痛恨及对因征战长期分离的人民深表同情。
谢朓对唐代浪漫诗人李白影响极大。李白的诗中也常见谢朓所写物象。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就共用了谢朓《秋夜》中“捣衣”、“阶”、“露”。所以清人王士稹《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夜久叶露滴,秋虫入户飞。
卧多骨髓冷,起覆旧绵衣。
译文
秋天夜里叶子露水滴,秋季虫子在房间里飞。
躺久了感觉全身寒冷,只能起身走动穿棉衣。
注释
夜久:指秋季的夜漫长。叶露:夜晚的树叶上留有露水。
骨髓:运用对比描写环境冷。覆:遮盖;掩盖。
秋气满堂孤烛冷,清宵无寐忆山归。
窗前月过三更后,细竹吟风似雨微。
度鸿惊睡醒,欹枕已三更。
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
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
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
暗窗凉叶动,秋天寝席单。
忧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
一与清景遇,每忆平生欢。
如何方恻怆,披衣露更寒。
高秋夜分后,远客雁来时。
寂寞重门掩,无人问所思。
数夜独无欢,客心恒不安。
近城闻鼓易,远寺听钟难。
月照窗边暖,风吹帘外寒。
齐能罗帐里,独坐抱琴弹。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译文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
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注释
秋气: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烛花:烛芯烧焦结成的花状物。
赏析
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
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就很难打发漫漫长夜。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有喜事的一种预兆。杜甫诗云:“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酌成诗》)。灯花频生当有赏心悦事,而她却无法消解眼前这幽情苦绪。着一“频”字,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焦灼不安、心神难宁。“欲三更”接续“夜久”两字,极写思妇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
后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一笔,写床席之月影。一个“凉”下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都不会给她送来温暖。这情景令人凉从心生。“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郁闷之感。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
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图。皎皎月华,她似乎忆起了曾经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与浪漫;而如今,“瘦尽灯花又一宵”的时刻,没谁能与她“共剪西窗烛”。想超脱而不得,“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的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月上霜威重,烟消霁景分。
岭猿寒啸侣,涧鹿夜呼群。
天静织毫见,山空落叶闻。
此时真吏隐,高卧看浮云。
鸣鸠唤雨入西楼,草树虫声旋作秋。
明月自如常夜好,晚山仍发去年愁。
久抛诗酒寻思去,胜与儿童作队游。
辜负禅心多少事,石城看渡木兰舟。
一派银河似练横,浅深波浪浸天青。
夜阑忽有风吹动,摇漾南箕北斗星。
索索风叶响,寒生秋夜深。
閒思千古事,虚费一生心。
命薄谋多拙,年衰病易侵。
黄粱今梦觉,高枕卧山林。
嫩凉细意入帘栊,禁树秋声未击蒙。
展尽绿蕉心寸寸,几时消息到梧桐。
秋夜园林风露凉,蟲声无数出颓墙。
前朝旧事过如梦,一抵清秋一夜长。
老去惊秋白发添,不禁凉吹逼疏帘。
楼高幸自蛩声远,争奈梧桐又傍檐。
挑落寒灯一点青,方知斜月半窗明。
无端一阵秋声起,唤作铜饼蟹眼鸣。
老病睡眠少,如斯秋夜何!
长庚未配月,织女已斜河。
莎径虫吟苦,柴门叶落多。
谁知穷甯戚,不作饭牛歌?
露白初濡木,星虚渐集房。
蛾飞争堕水,鱼退急投梁。
捣练堤防冷,收禾准备荒。
只愁枣红地,万马逐残羌。
片日相随过竹居,风生荷叶酒醒初。
窗扉半掩秋虫急,犹有残灯守故旧。
耿耿银河秋夜长,起来无寐□思量。
思量了后迷还闷,烦恼到头徒□□。
□□□□□计较,梦中说梦转寻常。
回头万事□□迹,空□语言争知长。
寂寂虚堂风露凉,边声惊听雁南翔。
短筇梦涉秋三迳,长笛思乘月一航。
老眼添昏如浊镜,吟怀多感类寒螀。
久知拙不趁时样,肯羡东邻鬭靓妆。
高屐枯筇一老翁,灯前自笑发如蓬。
泠泠月浸荒庭竹,淅淅风凋古井桐。
病思未苏秋尚浅,醉魂初醒夜方中。
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灯欲残时酒半消,断碪疏雨共无憀。
老来万事浑非昔,惟有诗情似灞桥。
药饵扶衰疾,琴书返故园。
陶公方止酒,乐令且清言。
烟鸟宿沙际,露萤明草根。
尘嚣不到处,此意与谁论?
老觉人间岁月遒,愔愔窗户一灯幽。
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
病齿何堪食粱肉,残躯惟念制衣裘。
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
庭院萧条夜气清,卧听宫漏下宫城。
旅懹生怕还乡梦,留取残灯伴雨声。
老病龙锺不入城,浊醪麤饭饯余生。
未霜村舍秋先冷,无月江天夜自明。
出塞虽惭平贼手,下帷聊喜读书声。
山童睡熟青灯暗,自拨残炉候药铛。
大枕空床梦不成,草堂悄悄四无声。
月明渐见天窗白,风起忽闻檐佩鸣。
客子未忘悲故里,老人无念到浮名。
江村岁岁先凉冷,且复寻盟向短檠。
湖海秋初到,房栊夜转幽。
露浓惊鹤梦,月冷伴蛩愁。
生计依微禄,年光堕远游。
严滩已在眼,早晚放孤舟。
抱病齿发非,阅世城市换。
朋侪冢累累,在者亦云散。
穷居嬾出户,俯仰秋已半。
疏钟到倦枕,微火耿幽幔。
平生疑著处,忽若河冰泮。
百年寓逆旅,万事真既灌。
纷纷彼方寱,袖手不须唤。
萝月忽满窗,悠然付长叹。
夜雨凄凉客思迷,闻碪却是梦回时。
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局促人间每鲜欢,秋来病骨愈酸寒。
夹衣尚典雁声过,断简未收鸡唱残。
退士鬓毛纷似雪,老臣心事炳如丹。
灯前握臂无交旧,聊唤清尊少自宽。
老病龙钟不入城,浊醪粗饭饯馀生。
未霜村舍秋先冷,无月江天夜自明。
出塞虽惭平贼手,下帷聊喜读书声。
山童睡熟青灯暗,自拨残炉候药铛。
月华如水净无尘,千里相思总一心。
络纬篱边吟不彻,做成秋意十分深。
有客眠孤馆,更阑拥纸衾。
清风千里梦,明月一声砧。
素壁秋灯暗,红炉火夜深。
寒猿啼岭外,惹起故乡心。
幽兰露华重,罗幌凉风动。
木匣掩香纨,绣衾谁与共。
萤影度疏帘,兽炉寥寥烟。
银缸芳焰灭,自脱翠花钿。
六合湛明月,高斋月影中。
池浑成积水,人似在遥空。
清响风敲竹,秋痕露浣桐。
悠然云汉表,应许梦魂通。
水清沙浅见鱼鳍,雪净天空数雁飞。
白月无瑕呈佩玦,黄花有露缀珠玑。
西风劝我繙书叶,促织催人送戌衣。
最喜蚊雷中夜静,长檠容得一灯微。
山色酿空碧,砧声鸣翠微。
自怜为逐客,谁为捣寒衣。
居士本无病,参军胡不归。
扁舟在吾手,尔莫用危机。
秋空澹澹天无极,东望平林净如拭。
清光倒湧冰轮寒,山河明作玻璃色。
主人对此欲凌风,瑶光浮白珍珠红。
留连中夜不知倦,酣歌惊动蛇龙宫。
秋堂初霁短檠凉,堂外风帘减旧香。
萤火正流孤溆焰,閒来坐觉二更长。
浮云一消散,星斗粲长天。
浩露洒翠柏,清香生白莲。
体凉犹衣葛,耳静已无蝉。
坐久群动息,秋空唯寂然。
百虫将入蛰,一气已归根。
今古在还去,光阴朝又昏。
莫随尘衮衮,须悟性存存。
谁得逍遥趣,南鹏是北鲲。
秋夜虽渐永,未抵客愁长。
秋月虽巳圆,不照寸心方。
将心贮此愁,莫作万斛量。
为月怜此夜,谁共千里光。
空令还家梦,欲趁征鸿翔。
沉沉秋夜静,轻策步中庭。
止酒天真澹,烹茶世梦醒。
风枝绕惊鹊,露草度流萤。
物化犹如此,浮生可得停。
岂有涓埃补盛明,强扶衰病厕豪英。
夜窗灯火青相对,晓镜髭须白几茎。
年去年来还似梦,江南江北若为情。
石田茅舍君家近,借与林泉送此生。
月光透绮疏,露华湿金井。
疏枝惊鹊堕,腐草流萤冷。
入秋情转多,况复寒宵永。
默坐当前墀,素心徒耿耿。
碧砌初惊蟋蟀声,南窗移榻爱新晴。
穷檐洗尽金银气,寄傲今宵且尽情。
静夜砧初动,凉风雨乍收。
一钩新月上,应照故园楼。
中庭坐深夜,诗思与秋清。
零露沾衣湿,流萤度竹明。
酒杯嗟量减,烽火唤愁生。
断送凄凉好,西风鼓角声。
斗转银河久,窗虚玉露寒。
夜深明月里,梦绕五云端。
经年长作客,独夜况逢秋。
烛影摇乡思,砧声乱旅愁。
梦随鸿北下,心逐火西流。
山月今方好,安能载酒酬。
秋夜孤灯坐,迢迢万虑赊。
经年常作客,清梦几还家。
寺迥钟声杳,窗虚月影斜。
破愁除是酒,僮仆劝应加。
秋夜飞萤拂树明,水边深坐葛衣轻。
金风顿觉尘襟净,玉露还同野思清。
小院梧桐流月影,半窗灯火读书声。
何人苦被浮名累,车马翩翩欲二更。
一池霜后净无萍,影落云天万里明。
敧柳渐疏风外影,过鸿遥曳塞边声。
萤光篝火寒无燄,蛩语机丝懒亦惊。
底事夜来清不寐,月明铃柝震高城。
春园花木始菲菲,又是高秋落叶稀。
天回楼台含气象,月明星斗避光辉。
閒来心地如空水,静后天机见隐微。
深院寂寥群动息,独怜鸟鹊绕枝飞。
天宇澄秋序,凉风夜色微。
为怜明月好,不掩白云扉。
远火孤村径,邻灯寒女机。
砧声欲愁绝,几处赋《无衣》。
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
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
窅然坐幽独,怵尔抱深警。
年徂道无闻,心违迹未屏。
萧瑟中林秋,云凝松桂冷。
山泉岂无适,离人怀故境。
安得驾云鸿,高飞越南景。
砧杵关心甚,篝灯引寐迟。
不才余自恕,未老世频移。
星斗疏堪摘,天河莽下垂。
喧喧渐车马,兹意欲看谁。
戍鼓声传夜未央,松阴满地露华凉。
苦吟不觉银灯烬,无寐偏惊玉漏长。
风静半空闻过雁,堂虚四壁听啼螀。
壮怀不任秋凌逼,起向瑶阶步月光。
高柳疏疏集晚鸦,柴门浑似野人家。
月明露重空阶静,时见芙蓉落一花。
蟋蟀鸣空廊,山中蕙草芳。
楼台过疏雨,河汉落微霜。
冉冉岁将晏,悠悠夜正长。
自怜贫女绩,谁为振馀光。
中庭明月洗,万象空弥思。
山默近如远,云和疾亦迟。
稻香新雨后,秋色晚凉时。
棋罢星河转,清光久未离。
不见同怀侣,悠然独夜思。
风凄闻角处,月落倚楼时。
计拙陶潜酒,心忧阮籍诗。
千山芳蕙歇,策杖复何之。
白屋衡门拥堕樵,秋怀落落夜寥寥。
人间箧笥悲纨扇,天上楼台款玉箫。
竹实未生岐凤老,樵书不展塞鸿遥。
青春虽在潘郎鬓,只恐愁多亦易凋。
卷帷望秋月,月皎心亦清。
床下寒虫响,庭前落叶盈。
汉阴鲜机械,河上多道情。
一适万事毕,栖栖何所营。
暝砌凝寒色,高楼闭绮栊。
露虫吟蟋蟀,风叶下梧桐。
此夜关山月,何人怅望中。
泠然感秋思,况复听征鸿。
青天一片月,万古中秋期。
我生自能视,六十一遇之。
孩童不足论,弱冠始有知。
有酒不能饮,而况能吟诗。
天道有阴晴,世途多别离。
高思华峰顶,旷忆沧江湄。
幽居未成往,对影空嗟而。
今逢圣明运,适我病起时。
东亭海云散,寒光益轩墀。
邀我平生友,清尊复在斯。
今夕如不乐,问君欲奚为。
凉风吹木叶,碧落远云空。
曲岸鸦栖柳,幽轩露滴桐。
荷翻香黯淡,竹戛玉玲珑。
此夜寒光薄,楼西月隐弓。
青灯对无语,白月逶虚棂。
乍冷壁虫响,向风山叶零。
更长无久睡,意到索遗经。
心境有余寂,秋声自厌听。
泠泠碧窗风,皎皎疏帘月。
重门掩秋霜,素练捣寒雪。
窗外芭蕉雨,檐前蟋蟀声。
如将不平意,相诉到天明。
夏晦秋俄代,星虚夜忽分。
鉴帷微露月,临槛净披云。
旅思随桐叶,乡心及雁群。
蝉声杂砧响,并是不堪闻。
秋风一夜度江干,月满西楼十二阑。
金马门前霜气早,白狼城北角声残。
莼鲈偏引江乡梦,裘帽翻怜客舍寒。
万里家山云树里,鸿书谁复念长安。
一寒一暑相推移,四序平分秋最悲。
山川萧条草木萎,金风淅沥吹罗帷。
夜何长兮昼何促,欲眠不眠叹幽独。
楼上寒更声断续,飞蛾翩翩绕残烛。
客舍秋深自寂寥,那堪独坐思迢迢。
梧桐吹瘦西风叶,鳷鹊低横半夜桥。
眼底晴烽连朔漠,耳边凉籁八芭蕉。
开尊且谩伤摇落,何处高楼吹玉箫。
凄清旅馆寂,徙倚对明河。
庭树销潘省,寒虫避翟罗。
雁归砧响急,烽至角声多。
不寐殷忧者,长更奈若何。
悲秋不是断肠初,风景依依云影疏。
玉漏自残灯自落,小窗斜月半庭虚。
清觉当凉夜,灵台正静虚。
寒光皎残月,星象烂联珠。
秋声昨夜入梧桐,金井银床影半空。
捣尽夜衣不成寐,半钩新月一帘风。
四壁鸣蛩露下馀,片云收雨酒醒初。
风撩坠叶秋声早,月印空庭夜色虚。
衰病不禁时叙改,萧閒自与世情疏。
若为白首安眠地,时有惊尘报羽书。
瑟瑟西风吹众芳,多情宋玉自悲伤。
谁家笛弄千山月,半夜乌啼万树霜。
岂有勋名思汗竹,敢将词赋拟长杨。
凭阑一笑秋将晚,白石清泉兴不忘。
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纤云微荡月沈海,列宿乱摇风满天。
谁人一声歌子夜?
寻声宛转空台榭。
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
秋气到湖上,夜寒水始波。
客中行乐少,梦里故人多。
谁与闻鸡舞,聊为对酒歌。
长空一片月,留照醉颜酡。
何来风万壑,城北涌惊涛。
众籁当秋爽,孤吟入夜豪。
寒中鸡口噤,雨背雁声高。
无梦欲忘晓,诗肠转桔槔。
向晚柴门闭,小村新卜居。
消磨秋夜永,涉猎古人书。
照案镫光冷,横帏菊影疏。
来朝先众起,带露采园疏。
残灯摇瘦影,冷雨掩重楼。
为有还家梦,翻添一段愁。
西风瑟瑟夜凄凉,何事萦心旅梦长。
蛩韵和秋吟远砌,萤灯带月照高梁。
倾觞自许三更醉,对菊频分一段香。
最厌邻家砧杵急,声声尽是捣愁肠。
寂寂虫吟砌,策策叶鸣枝。
房栊凄以静,下帘还掩扉。
镫火出檐隙,宿鸟忽惊飞。
人物胡相扰,灭烛息光辉。
寒雨滴长夜,凄风入轻帷。
忧戚相倚伏,衰疾自追随。
居室各千里,含愁将诉谁。
薄祜由天赋,多艰岂人为。
何用得所遣,委命复奚疑。
锡魄动秋光,淡淡云轻护。
夜静独凭栏,徘徊时坦步。
清露湿罗衣,商飙来远树。
河汉碧迢迢,微茫星斗布。
丛桂影婆娑,广寒疑有路。
络纬啼彻梧桐根,露泫白花凉有痕。
纤云微袅月挂树,瘦竹乱摇风到门。
岂惟幽光助秋兴,更喜冷艳清诗魂。
乡心入夜耐寂寞,坐看落叶黏空樽。
牢落深秋候,匡床坐复眠。
一声远归雁,万里欲寒天。
隔院砧何急,虚窗月自圆。
不堪思往事,欹枕夜如年。
烟深卧阁草凝愁,冷梦惊回几度秋。
悬壁四山云上下,隔帘一水月沈浮。
翩翩影落飞鸿雁,皎皎光寒静斗牛。
前路客归萤点点,边城夜火似星流。
凉夜悬明月,嗟哉何处看。
独怜孤子苦,未识老亲寒。
零露霏林湿,长松照墓单。
欲思温寝被,回首泪难乾。
又是秋宵寂寞时,灯花空结并头枝。
啼蛩绕壁天寒早,落叶敲窗旅梦迟。
楚渚怜渠搴鄂被,河梁无客赠苏诗。
萧萧夜雨迷三径,梓里如今菊满篱。
雨过虚堂睡未成,挑镫閒坐夜凄清。
草间蛩语林间叶,底事秋来尽不平。
秋风秋雨逗秋寒,拥被才醒夜未阑。
老屋镫昏蛩语涩,荒城笳断雁声酸。
壮怀磊落知心少,世路崎岖入脚难。
屈指愁肠真百结,年来乡里幸平安。
垂垂镫焰冷,铃柝促人眠。
雁叫有霜夜,星明无月天。
青门逢壮志,白社换流年。
枕畔抛书后,鸡声梦著鞭。
月移花影动,风送绣帘斜。
夜冷人声寂,萤火透碧纱。
凉月照高柳,草堂夜气分。
疏镫寒欲灺,远磬近初闻。
叶落全疑雨,池荒半是云。
更阑不成寐,萧瑟感离群。
晚来疏雨过,皎镜忽东升。
书幌凉飔动,秋窗夜气澄。
鼠饥衔故纸,蛩语伴吟灯。
坐听商音满,中宵感不胜。
白露澄清夜,遥空月似盘。
庭阶流素影,玉户不知寒。
箨叶裁冠槲叶衣,采茶亭子树成围。
水中星动叉鱼过,山下镫行射虎归。
茅屋雨多苔藓活,石田土瘦药苗稀。
乡园养拙成高尚,徙倚空庭看少微。
病叶萧萧下,閒门扫更封。
虚窗衔落月,残梦带疏钟。
咽露蛩吟砌,巢云鹤在松。
隔江秋色晚,相忆有芙蓉。
金风夜起暑初收,吹散繁星大火流。
河汉晴连三岛月,梧桐雨洗一天秋。
楚坡冷落枚皋宅,长笛依稀赵嘏楼。
独宿听残宵漏永,诗成枕上暂消愁。
露白银河淡,庭虚皓月融。
寒蛩吟破壁,哀雁叫长空。
凤阁箫还咽,湘灵曲未终。
缘知肠断处,不待五更风。
夜永贪孤坐,新凉一味澄。
水明先见月,人静渐亲镫。
叶落山窥户,花疏石露棱。
壮怀霜共冷,不复梦飞腾。
灯青影入帏,月黑凉侵户。
一夜碎秋心,廉纤窗外雨。
露冷栖鸦寂,风高候雁鸣。
那堪多病客,复此遇秋声。
急水喧汾涨,寒砧静霍城。
情深荒署月,犹作故乡明。
侧身东望苦蜗争,起舞中宵百感生。
一粟寒镫延古月,半庭落叶碎秋声。
吟蛩激楚思雄斗,嘹雁凄凉知有兵。
料得玉门关万里,征人无限故园情。
耿耿星河见,长安横匹练。
冷露湿罗裾,凉风捐纨扇。
人生暮气防,天籁商音变。
遥思华屋中,丝竹开豪宴。
纱窗月透影朦胧,丹桂香飘曲院风。
满耳蛩声秋唧唧,玉阶寒露冷梧桐。
忽见梧桐染淡黄,更闻鶗鴂叫秋霜。
不因白发催明镜,且抱红心寄上方。
就竹开窗通海月,当庭种桂散天香。
閒来拥衲凭高坐,静听疏钟万虑忘。
一心甘亩亩,念载卧茅庐。
不计动名晚,何知岁月除。
更深滋露冷,月朗逼星疏。
头白明镫里,优游尚著书。
醉卧拥孤剑,凉飙吹敝帏。
耿耿长剑光,激射明月辉。
宵兴不能寐,四顾增吁欷。
壮心耗蠹简,老泪滋秋衣。
相彼腐草萤,乘时尚飞飞。
秋气入病骨,秋声搅愁心。
商歌与商丝,十指不成音。
摧却白玉琴,寂听候虫吟。
星晨散晓芒,竹柏森夕阴。
岁月日以远,沧海日以深。
几见珊瑚枝,化作锦绣林。
丛愁不可道,积露泣衰草。
绿鬓朱颜人,风前几回老。
寂寞太玄文,凄凉封禅稿。
富贵未足矜,贤达岂自保。
晶莹万里天,千古同浩浩。
人生无百年,百年亦徒然。
颇知此身幻,那得万虑捐。
勉敦诗书好,强与鱼鸟缘。
石火不返石,泉流不恋泉。
晓月无远耀,秋葩逞孤妍。
徘徊盼长道,目极心忧煎。
夜与轩同静,琴将枕共横。
无聊人易倦,有忆梦难成。
风带疏钟度,云扶片月行。
可怜童子睡,不解听秋声。
空山气候清,夜深人未寝。
流萤入座来,忽觉衣裳冷。
不复闻刁斗,长吟酒一卮。
寒蝉鸣古树,惊鸟落高枝。
有恨人衰矣,无才歌已而。
行藏那可问,辜负菊花期。
屋角听虫语,庭前待月升。
更深人静后,默默动离情。
若不胜秋力,月摇云气腥。
狂沙吹雁目,乱叶扑窗棂。
欹枕人难寐,开轩夜未醒。
寒侵诗骨瘦,念念有孤萍。
壮志逢秋若有违,登楼极目倍歔欷。
数声砧杵催寒早,一夜乡魂逐月飞。
木落雁南无信到,天长波软有船归。
丈夫终断思家念,不画凌烟合采薇。
岩间云雾散虚廊,溪上松阴覆草堂。
只与孤灯同寂照,更无闲事入思量。
卧听凉雨萧萧下,渐觉清宵细细长。
回首故园残菊里,五年空负好秋光。
一别西窗鬓已丝,几回梦里计归期。
无端秋色愁如许,又是巴山夜雨时。
高阁钟初殷,层城月未光。
净空含宇大,卧斗带星长。
暗觉巢乌动,清闻露菊香。
谁家砧杵急,应怯莫天凉。
人与年华老,愁兼节物双。
高风梧堕砌,久雨竹侵窗。
客簟悲秋卧,僧钟数夜撞。
更堪衰鬓影,萧䬃照寒釭。
见即如无炉上雪,淡而有味水中盐。
齐行定慧千灯焰,净识乾坤一镜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