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于山与湖之间,山围如屏,湖绕如带,山与湖交相袭也。
虞山,嶞山也。
蜿蜒西属,至是则如密如防,环拱而不忍去。
西湖连延数里,缭如周墙。
湖之为陂为寖者,弥望如江流。
山与湖之形,经斯地也,若胥变焉。
阁屹起平田之中,无垣屋之蔽,无藩离之限,背负云气,胸荡烟水,阴阳晦明,开敛变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阁既成,主人与客,登而乐之,谋所以名其阁者。
主人复于客曰:“客亦知河伯之自多于水乎?
今吾与子亦犹是也。
尝试与子直前楹而望,阳山箭缺,累如重甗。
吴王拜郊之台,已为黍离荆棘矣。
逦迤而西,江上诸山,参错如眉黛,吴海国、康蕲国之壁垒,亦已荡为江流矣。
下上千百年,英雄战争割据,杳然不可以复迹,而况于斯阁欤?
又况于吾与子以眇然之躯,寄于斯阁者欤?
吾与子登斯阁也,欣然骋望,举酒相属,已不免哑然自笑,而何怪于人世之还而相笑与?“
客曰:“不然。
于天地之间有山与湖,于山与湖之间有斯阁,于斯阁之中有吾与子。
吾与子相与晞朝阳而浴夕月,钓清流而弋高风,其视人世之区区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吓也为何如哉?
吾闻之,万物莫不然,莫不非。
因其所非而非之,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少仲尼而轻伯夷,因其所然而然之,则夫夔蚿之相怜,鯈鱼之出游,皆动乎天机而无所待也。
吾与子之相乐也,人世之相笑也,皆彼是之两行也,而又何间焉?“
主人曰:“善哉!
吾不能辩也。“
姑以秋水名阁,而书之以为记。
崇祯四年三月初五日。
猜您喜欢
方袍潇洒角巾偏,才上红楼又画船。
修竹便娟调鹤地,春风蕴藉养花天。
蝶过柳苑迎丹粉,莺坐桃堤候管弦。
不是承平好时节,湖山容易著神仙。
鹑火舒光照画屏,银河倒转渡青冥。
从今不用看牛女,朱鸟窗前候柳星。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配天列圣万年功,弓剑衣冠覆载中。
赤羽九乌齐捧日,白翎一鸟亦呼风。
金山御气千年紫,银海神灯乙夜红。
看说诺皋应拊手,官家终古属刘翁。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
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
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