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散天街静玉珂,露台风殿夜如何。
星从河汉澹中落,秋在梧桐疏处多。
鸾影不曾离宝鉴,蛛丝先已缀金梭。
君王茧馆询遗事,却拟銮车共载过。
清夜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
石阑干畔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背景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
悲寂寥:悲叹萧条。春朝:春天。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碧霄:青天。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井梧纷堕砌,寒雁远横空。
雨久莓苔紫,霜浓薜荔红。
写就秋词雁景稀,背灯无语独眠迟。
画栏点滴芭蕉雨,一夜将愁向阿谁。
八月暑退凉风生,家家场中打稻声。
穗多粒饱三倍熟,车轴压折人肩赬。
常年县符闹如雨,道上即今无吏行。
乡闾老稚迭歌舞,灶釜日餐猪羊烹。
东吴七月暑未艾,川云忽兴天昼晦。
蔽空雨点弩发机,平地成渠屋穿背。
早禾玉粒自天泻,村北村南喧地碓。
大牲如阜酒如江,相唤龙祠作秋赛。
雨放凉飙晚复晴,小窗人亦共秋清。
月华网在蛛丝上,错认疏帘挂水晶。
雨放凉飚晚复晴,小窗人亦共秋清。
月华纲在蛛丝上,错认疏帘挂水晶。
淅淅天风吹女萝,感时怀抱入秋多。
音书望断南来雁,心思虚随东逝波。
露砌独立幽花侣,秋虫啼寒夜深语。
棱棱风厉薄罗衣,绕径寻诗来复去。
方塘一夜西风紧,苔点寒青鹤知警。
晓起微吟莲叶东,满池荷芰红衣冷。
猜您喜欢
仙居县丞寇海邦,白昼突入干矛鏦。
帖侯亲骑大宛马,快剑跃出苍龙双。
须张眦裂赫如虎,杀气雄风助虓武。
髑髅掷地血飞雨,短兵未接寇偃鼓。
天南弧矢夜掩光,狼角赭赤云玄黄。
洪涛鲸鲵去咫尺,再战身与城存亡。
艨艟千百水犀手,主者谁欤仆旗走。
岳立不转鏦杀之,殉忠国家良亦厚。
君不见台州牧长金兜鍪,气节自是名臣流。
情钟儿女挫坚锐,卒堕贼计空贻羞。
男儿真伪那料得,长松古柏寒增色。
鸿飞冥冥我何及,落日荒山泪横臆。
周氏饶望族,自宋世德茂。
鹤林卧麟冈,山脉萃芝秀。
笃生侍御公,犹坰在天厩。
襁抱器太父,青佩齿国胄。
诸经内沦浃,百氏旁研究。
鸾凤暂枳栖,鸳鹭寻羽簉。
冰衔十职馆,相府六衣绣。
荐掌西曹兵,雨听南垣漏。
滦京侈篇翰,海岳肃笾豆。
太子端本时,古传躬口授。
遂致问龙寝,罔或爽鸡候。
江东遭乱去,吴下为时救。
非同使尉佗,常存谕廷凑。
时将巨寓公,垂白竟拂袖。
朝廷整风纪,坚志起不复。
嘉鱼兼莼菰,小坞矗岩岫。
短筇杖琅然,消摇几心噣。
齐云楼始毁,承露盘既仆。
新亭对泣暮,锦衣独归昼。
禄赐无嬴金,乡饮惟醇酎。
含凄歌《黍离》,委顺正丘首。
孔戣真伯仲,张纲孰先后。
逢也楚狂人,频年展良觏。
拙诗序高父,家训赞大籀。
楷书《河清颂》,俨若临九奏。
兴来赫
雁宕龙湫气混濛,展旗卓笔势争雄。
翠翀霄汉双鸾影,玉立东南一柱功。
兴入常云飞夏雪,醉看高瀑挂晴虹。
总惭尊者空诸有,万木围岩夜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