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屏暖翠。
正雾卷暮色,星河浮霁。
路幕递香,街马冲尘东风细。
梅槎凌海横鳌背。
倩稳载、蓬莱云气。
宝阶斜转,冰娥素影,夜清如水。
应记。
千秋化鹤,旧华表、认得山川犹是。
暗解绣囊,争掷金钱游人醉。
笙歌晓度晴霞外。
又上苑、春生一苇。
便教接宴莺花,万红镜里。
背景
“蓬莱阁”,在绍兴市内。《会稽续志》:“蓬莱阁在州治设厅之后,卧龙山下。吴越王钱鏐建。”是当地的一处登临胜地。“履翁”,即吴潜。吴潜在公元1249年(淳祐九年)后,赴越州(绍兴)为浙乐安抚使,故称之“帅越”。此词应也作于是年。
赏析
《绛都春》,《梦窗词集》入“仙吕调”。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六仄韵。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字。此调《梦窗词集》共收六首,但因句逗上下片都不尽相同。所以各词句数有些差异。大致可分为,上下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十句一格共三个格。一般以上片十句,下片九句的为正格。
“螺屏”三句,叙述观赏灯屏及点明时间。此言蓬莱阁中的灯屏用翠绿色的螺钿镶嵌而成,当暮霭沉沉,晴空中星河闪烁之时,灯屏中就会点燃烛光,用以招徕人们前去观赏。“路幕”四句,描述灯屏中的风景。此言灯屏上画着路障屏幕,有人正在供香相迎;又有一队开路的马队,尘土蔽空顺风而来。而画中的蓬莱阁好像就是海上仙山浮载在鳌背上一般,景色美妙而且仙气飘逸。四句也从暗中点出了“履翁帅越”之意。“宝阶”三句,述阁外的夜景。此言天上的北斗星像倾斜的街阶一样开始向西倾转,月光明亮,夜空中清静如水。上片描述屏中画景及记述阁外的夜景。
“应记”三句,旧地重游。“千秋”两句,化用汉丁令威学道,化鹤归辽东的故事,事见《搜神后记》“汉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徘徊空中而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冲上天”。此处是说:虽然我离开这里像丁令威离开故乡那样已有多年,但是现在再到这儿旧地重游,我还是应该记得旧时山水的大致面目。“暗解”四句,忆及旧事。此处是说:记得从前我有一回曾与人一起游春,并且笙歌欢宴达旦至醉;有一次还暗地里解开绣花囊,取出一枚金钱来卜取吉凶祸福呢。“又上苑”三句,述眼前景色。“上苑”,即皇宫的上林苑。这里泛指越州的贵族花园。“一苇”,用达摩“一苇渡江”典故,这里借代小舟。此处是说:如今我们又来到了以前曾经游玩过的一处贵族花园中,并且在园中的舟上设宴为履翁洗尘接风,酒宴处的四周景色仿佛处在万花似锦的画镜里一样。下片追忆旧事,并照应“履翁帅越”词题。
猜您喜欢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衣白苎,雪面堕愁鬟。
不识朝云行雨处,空随春梦到人间。
留向画图看。
慵临镜,流水洗花颜。
自织苍烟湘泪冷,谁捞明月海波寒。
天澹雾漫漫。
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
几兴亡。
昨夜波声。
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
馘名王。
扫沙场。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乱云生古峤。
记旧游惟怕,秋光不早。
人生断肠草。
叹如今摇落,暗惊怀抱。
谁临晚眺。
吹台高、霜歌缥缈。
想西风、此处留情,肯著故人衰帽。
闻道。
萸香西市,酒熟东邻,浣花人老。
金鞭騕袅。
追吟赋,倩年少。
想重来新雁,伤心湖上,销减红深翠窈。
小楼寒、睡起无聊,半帘晚照。
晚晴风歇。
一夜春威折。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
愁亦绝。
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竹深不放斜阳度,横披澹墨林沼。
断莽平烟,残莎剩水,宜得秋深才好。
荒亭旋扫。
正著酒寒轻,弄花春小。
障锦西风,半围歌袖半吟草。
独游清兴易懒,景饶人未胜,乐事长少。
柳下交车,尊前岸帻,同抚云根一笑。
秋香未老。
渐风雨西城,暗欹客帽。
背月移舟,乱鸦溪树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