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赏析
组诗第一首总述客愁恼春,这第二首便承接第一首而来,借埋怨春风欺花来发牢骚。前两句说桃李有主,而且是在自家的花园之中,“非”、“还”二字加强语气,强调感情色彩。后两句说,春色催花,已是“深造次”,而现在春风竟又来欺凌,一夜之间居然吹折数枝鲜花!“恰似”即“正是”。“得”,是唐人口语,语助词。诗人寓情于景,造成情与景的对立气氛。在诗人眼中,春风折花,便是有意欺主。在诗人笔下,春风与桃李都人格化了。明明是诗人恼春,却写成春风欺人。
猜您喜欢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佳士欣相识,慈颜望远游。
甘从投辖饮,肯作置书邮。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湖南冬不雪,吾病得淹留。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
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
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分类: 节气
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
暮山无数。
归雁愁还去。
十里平芜,花远重重树。
空凝伫。
故人何处。
可惜春将暮。
芳草年年惹恨幽。
想前事悠悠。
伤春伤别几时休。
算从古、为风流。
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
不知供得几多愁。
更斜日、凭危楼。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
山色谁题?
楼前有雁斜书。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
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
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
莫重来,吹尽绵,泪满平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