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
隆寒夺春序,颛顼固不廉。
太昊弛维纲,畏避但守谦。
遂令黄泉下,萌牙夭句尖。
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
凶飙搅宇宙,铓刃甚割砭。
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
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觇。
炎帝持祝融,呵嘘不相炎。
而我当此时,恩光何由沾。
肌肤生鳞甲,衣被如刀镰。
气寒鼻莫嗅,血冻指不拈。
浊醪沸入喉,口角如衔箝。
将持匕箸食,触指如排签。
侵炉不觉暖,炽炭屡已添。
探汤无所益,何况纩与缣。
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潜。
荧惑丧缠次,六龙冰脱髯。
芒砀大包内,生类恐尽歼。
啾啾窗间雀,不知已微纤。
举头仰天鸣,所愿晷刻淹。
不如弹射死,却得亲炰燖.
鸾皇苟不存,尔固不在占。
其馀蠢动俦,俱死谁恩嫌。
伊我称最灵,不能女覆苫。
悲哀激愤叹,五藏难安恬。
中宵倚墙立,淫泪何渐渐。
天王哀无辜,惠我下顾瞻。
褰旒去耳纩,调和进梅盐。
贤能日登御,黜彼傲与憸。
生风吹死气,豁达如褰帘。
悬乳零落堕,晨光入前檐。
雪霜顿销释,土脉膏且黏。
岂徒兰蕙荣,施及艾与蒹。
日萼行铄铄,风条坐襜襜.天乎苟其能,吾死意亦厌。
今年无异去年寒,何事朝来独忍难。
应是渐为贫客久,锦衣著尽布衣单。
晨风猎猎卷书堂,坐爱松筠耐雪霜。
岁律峥嵘催暮景,时光宛转逼新阳。
金卮满引颜虽解,石火深笼焰不长。
安得仙家却寒术,吸吞霞气赤城傍。
平侵炉火晚成灰,稳闭斋扉不用开。
浩荡晚风随伴起,迟回前雪待朋来。
他无杂念专思酒,纵有交情敢忆梅。
静坐不闻箫鼓急,土牛莫是送春回。
苦寒殊不意,衰老若为谋。
赐隔青绫被,贫馀白罽裘。
蛰龙才自脱,过雁可深忧。
靳靳西颓日,墙阴肯为留。
终日频添季子裘,经旬不上仲宣楼。
摩挲酒榼虽堪喜,疏索梅花未免愁。
正苦冰生退吟笔,却思雪作润耕畴。
乘除扰扰殊多事,独拥青毡觅睡休。
风屑琼寒透薄帷,拥裘端与火相宜。
暖回炽焰身成直,拨到残灰手欲龟。
赠炭尚谁怜正曜,授薪还自愧支离。
不甘力请从缁侣,苦调寒窗强作诗。
冻砚时能出苦吟,浊醪亦复慰孤斟。
谁知冰雪凝严侯,自是乾坤爱育心。
疠鬼尽驱人意乐,遗蝗一洗麦根深。
但嫌景短妨书课,栖鸟纷纷又满林。
南雪今年几尺高,林飞圹走亦嗷嗷。
闾阎易冷无烟火,巢穴虽空有羽毛。
对客懒能倾冻酒,令人自愧着温袍。
何当万丈缝狐貉,宽作良裘覆汝曹。
阴崖月馀雪未消,春入富池江上遥。
寒林万木绝枝叶,终日强欲收堕樵。
古屋羁人鬓萧萧,三冬暖曲无炭烧。
掘地作炉煨榾柮,如此为官徒折腰。
朔风屡起声驱雷,浓霜不许晨晖开。
天高地远橐籥动,凝然一气从中来。
坤灵至静体坚厚,大罅忽裂如剪裁。
河流迅疾猛如箭,一朝水合铺琼瑰。
山川色势尚惨沮,安恨草木遭衰摧。
群阴交盛固如此,均被和煦何时哉。
传闻西徼有积雪,平地数尺光皑皑。
贼兵夜冻多死者,万众已望穹庐回。
我行适南服,絺绤生微凉。
山川倦游览,草木多陨黄。
商飙一以至,莎鸡鸣我床。
弭策且延伫,驹隙殊未遑。
谁云瓯土燠,重纩无严装。
坚冰既已合,宁独惊履霜。
薄帷障虚馆,墐户鲜闭藏。
中夜不成寐,揽衣起徬徨。
游子倦行役,岁晏思故乡。
虽复群动息,万籁增感伤。
噭噭云中雁,天风吹枯桑。
猜您喜欢
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
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
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
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
风雨秋池上,高荷盖水繁。
未谙鸣摵摵,那似卷翻翻。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