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一人谁是?
已矣。
赢得误他生。
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
珍重好花天。
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背景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亡于康熙年间。卢氏的早亡使纳兰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词人为了寄托对亡妻深深的哀思,故作下此词。
译文
我的知己是谁?她人已离去;我们一生相伴,此身足矣。生死临别,言犹不悔,难怪古人说多情不似无情好,爱喜生忧,痴情如我。
别说欢乐的时光很多,其实人生如朝露,转眼青丝成白发,韶华流年,今世不忘.看见她留下的钗钿,泪水就像雨一样,假使有来生,希望她能借着前世遗物的指引,记起那些有我的时光。
注释
芳时:花开时节,即良辰美景之时。好花天:指美好的花开季节。再来缘:下世的姻缘,来生的姻缘。再来,再一次来,即指来生、来世。钿:指用金、银、玉、贝等镶饰的器物。这里代指亡妇的遗物。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亡妻的小词。凄婉哀怨,动人心魄。
词开篇便问:“知己一人谁是?”“知己”二字,中国古时是十分慎用的,除非彼此之间非常了解对方的心意,不然是不可妄自称为知己的。纳兰的知己,便是那位离他而去的女子,但他也明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所以,他会在反问之后,自问自答地写道:“已矣。”的确是这样的,既然此生已经得到了知己,那么便足够了,至于今后独自行走的道路,有着之前的回忆,那还怕什么呢?“赢得误他生。”来生如果有缘,相信还是会走到一起的。多情不必神伤,“多情终古似无情,莫问醉耶醒”。上片在一片混沌中结束,纳兰似醉非醉地混迹人间,没有了知己,他还要继续走下去,如果不糊涂一点,如何能够应对这世间坚硬的种种?纳兰的好朋友朱彝尊感慨常叹:“滔滔天下,知己一人谁是?”可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知己,从这点来说,纳兰是幸运的。他爱的人不但爱他,更懂得他,就算这份懂得是短暂的,那也是曾经拥有过。这上片直抒胸臆,真切极了。
下片却是笔锋勒马,由刚转柔,不再明写,而是用铺垫。“奠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这是容若的随性而叹,看似不经意。却又分明表现出他的混沌状态,大有找不到东南西北。分不清晨昏之感。可是这样的他,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多么渴望花开季节的到来,因为这个季节,满满都是她的回忆。写起情感,尤其是最后一句“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缠绵悱恻,诉尽心底伤痛悔恨。“未是看来如雾,朝暮。将息好花天。”
全词有景有情,情意盎然,让人读起来感到飞流直下,但丝毫没有什么不妥的感觉,反倒是让人泪下如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正好道出了纳兰的心声。
猜您喜欢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阑一作:栏)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
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
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
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鸾胶纵续琵琶。
问可及、当年萼绿华。
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
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
令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
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
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
踟蹰久,忽砯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秋怀。
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只凄凉绝塞,峨眉遗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
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
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
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
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晓寒瘦著西南月,丁丁漏箭余香咽。
春已十分宜,东风无是非。
蜀魂羞顾影,玉照斜红冷。
谁唱《后庭花》,新年忆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