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清代 · 纳兰性德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
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
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分类: 写景  抒情  思乡 

纳兰性德: 写景  抒情  思乡 

背景

张草纫《纳兰词笺注》载:“词中有‘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之语,当作于妻子卢氏去世后不久。卢氏于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产后病故。”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05:第35页

译文

偏僻之地,荆棘丛生,满眼荒芜,让人心生苍凉。南飞的征雁,亦不会因时常触动人的思乡愁怀而停歇。眺望远方,视线落处,凉云冷雨,故园遥不可及,更在远方的远方。
愁思缕缕,心欲碎。清泪,似是为悲秋而洒。人在他乡,更让人泪流不止。然而,即使返家之时又能怎么样呢。

注释

榛荆:荆棘。征鸿:即征雁。多指秋天南飞的大雁。住:停歇。长安:借指北京。湿云:谓湿度大的云。
丝丝:谓细雨如丝。

赏析

上片开篇便展现出一派荒芜之境,容若于孤城之外,万山丛中立马远眺,湿云吹雨,暮霭沉沉,不见乡关。“榛荆满眼山城路”说的是行役途中所见,山城遥遥.满眼荒芜颓败之景,荆棘一样的植物在这城边的行军道上显得格外刺眼。忽然从远天传来断断续续的几声嘶哑的雁鸣,在丝丝雨声中.它们只顾前进,倏忽间就飞向远方去了,像那断雁前来,却不为愁人暂住片刻,那为何还有“鸿雁传书”的古语。上片集中了山城、荆棘、征鸿、湿云、冷雨这些意象,极力渲染出旅人的苦闷,想必不过是自己一厢愁情,更无处安放罢了。前路未知,雨还是丝丝缕缕,越加觉得寒冷,但归处又在哪里。
  下片抒情,悲秋更兼乡愁,承转启合中纳兰表现出不凡的功力,把上片末句中“寒雨”与自己的心绪结合起来,自然道出“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的妙喻。俗话说:“睹物恩人”。出门在外的行役之人、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纳兰此处也是如此,看到那断雁远征,奔赴远地而不知暂住。寒雨丝丝,想来自然成了悲秋之泪,凡所苦役沿途所遇景物,都被蒙上了一层浅浅诗意的惆怅。想到此处,不觉黯然泪下,发出“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之叹。容若的抒情,是层层递进而又曲折婉转,最后也没有直说更深的愁是什么,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

猜您喜欢

商山麻涧

唐代 · 杜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分类: 写景  田园  生活 

夜泊宁陵

宋代 · 韩驹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分类: 夜晚  写景 

宿洞霄宫

宋代 ·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分类: 秋天  写景  抒情  喜爱  孤寂 

忆秦娥·山重叠

清代 · 纳兰性德

山重叠。
悬崖一线天疑裂。
天疑裂。
断碑题字,苔痕横啮。
风声雷动鸣金铁。
阴森潭底蛟龙窟。
蛟龙窟。
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分类:  

洞仙歌·咏黄葵

清代 · 纳兰性德

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
问取旁人入时否。
为孤情淡韵、判不宜春,矜标格、开向晚秋时候。
无端轻薄雨,滴损檀心,小叠宫罗镇长皱。
何必诉凄清,为爱秋光,被几日、西风吹瘦。
便零落、蜂黄也休嫌,且对依斜阳,胜偎红袖。

分类: 咏物  品格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清代 · 纳兰性德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分类: 怀人  抒情  思念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