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
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背景
孙惟信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此词写于词人一直无人赏识,内心愁闷悲伤恰好看到白雪茫茫中的梅花之时。
译文
洗却胭脂铅粉,自有天然态度。一枝疏梅斜出竹外,有如佳人绝代,天寒日暮独倚修竹。黄昏院落,幽芳都无人赏,风细细,雪垂垂。更冷落了江头梅树芬香。
月下疏影多么清雅,梦中却禁不住心神惆怅,待到梅子欲黄时节,又该是阴雨连绵令人断肠。梅花一世孤芳自赏,让有情人愁闷悲伤,可知道为了你,我像沈约般瘦损异常?
注释
洗妆真态:洗净脂粉,露出真实的姿容。铅花御:用脂粉化妆。铅华:脂粉。御:用。此处作涂抹、修饰讲。竹外一枝斜:用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江头千树春欲阁,竹外一枝斜更好。”天寒日暮:杜甫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无处”句:意谓无人欣赏。“风细细”三句:意谓在风雪之中江边的梅花更没有人来挹其清香。
廉纤:细微,纤细,形容连绵不绝。韩愈《晚雨》诗:“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问蚯蚓鸣。”供断:供尽,无尽地提供。东阳:南朝梁沈约,曾东阳守。东阳:指南朝梁曾任东阳太守的沈约。因不得志瘦损之事,此处喻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梅的孤傲独立,暗喻作者高风亮节的自我人格。
上片咏梅,写梅的姿态妖娆和高傲独立。“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写梅的天然本色,不用胭脂花粉来装扮,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写梅的姿态,运用了拟人的方式,梅花从翠竹中斜伸出一枝来,就像一位幽独的佳人在天寒日暮时分,倚靠在修竹旁边。接下来“黄昏院落”五句承上句,写黄昏时分,无论是在院落里,还是寒风吹过白雪茫茫的江边之上,孤芳自赏的寒梅,始终发出阵阵的清香。这是对梅高洁品性的进一步赞美,也暗含了对仁人志士高尚品质的歌颂。
下片写由梅而抒情。从月下梅花做梦说起,“月边疏影”二句化用林逋咏梅的名句“疏影横斜”、“月黄昏”来写在月光下,梅影稀疏,凄清无比,如同美人正进入那叫人销魂的梦境一般。“结子欲黄时”四句是写花落结成梅子,将要变黄时,又要下连绵不绝的细雨了。尽管梅不停地遭受雪和雨的摧残,但她依然独立绽放着花朵,清高绝俗,让人产生敬佩之情。结句“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词人自比东阳,已经日渐消瘦了,还戏问花儿,尤显得超尘脱俗,潇洒飘逸。
全词以清丽委婉的笔墨,细腻的笔触,咏叹了梅花的清芳做骨,表达了作者对高洁的梅花的赞赏之情,也带有一种期待被人赏识重用的渴望。
猜您喜欢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
尚有寻芳侣。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
酴醿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
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
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凝情处、无穷意。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
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近侍。
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
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
帘卷真珠深院静。
满地槐阴,镂日如云影。
午枕花前情思凝。
象床冰簟光相映。
过面风情如酒醒。
沈水瓶寒,带绠来金井。
涤尽烦襟无睡兴。
阑干六曲还重凭。
旧香残粉似当初。
人情恨不如。
一春犹有数行书。
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
愁肠待酒舒。
梦魂纵有也成虚。
那堪和梦无。
乍暖还轻冷。
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
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