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

清代 · 纳兰性德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分类: 失意  伤怀  感慨 

纳兰性德: 失意  伤怀  感慨 

背景

康熙十七年(1678年),是词人妻子逝世的一周年,词人一直没有从妻子死亡的阴影中走出。词人和朋友相邀喝酒,借酒消愁,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译文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问间醒眼是何人?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孤单的影子。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大声质问苍天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

注释

判教狼藉醉清尊(zūn),为问世问间醒眼是何人?炉烟:熏炉或香炉之烟。残灺:烧残的烛灰。判:情愿、甘愿、不惜之意。清尊:酒器,借指清醇之酒。醒眼:清醒之眼光。

赏析

词首第一句以冷风、残烟、烛灰、孤影交织而成一幅孤寂凄凉的室内独居图景。“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陪伴他的,只有孤单的影子。他既是自感忧愁如此,漫漫长夜该如何打发。
  词的第二句写词人无法派遣忧愁,只能通过借酒来消愁。“判教狼藉醉清樽”,即是说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判教”、“狼藉”,都是决绝之语,感情色彩极为强烈,说明词人愁痛深入骨髓。否则他也不会大声质问苍天,问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出自《楚辞-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质问,似也点明了词人满腔郁闷忧愁的原因。
  词的第三句写借酒消愁、时光短暂。“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空搔首”写出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对离别的无可奈何。
  词的尾句写出了虽然借酒消愁,但担心醒时又会继续喝酒的心理。“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既然闲愁萦怀,难以派遣,词人只能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但词人又害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他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总”字写出了词人的怀疑,“恐”字写出了词人的害怕和担心。
  全词迂回曲折,写出了词人从孤独到借酒销愁,再到对酒产生怀疑,心中担忧酒醒后又会继续喝酒逃避的心理活动,和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类似。

猜您喜欢

忆秦娥·山重叠

清代 · 纳兰性德

山重叠。
悬崖一线天疑裂。
天疑裂。
断碑题字,苔痕横啮。
风声雷动鸣金铁。
阴森潭底蛟龙窟。
蛟龙窟。
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分类: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清代 · 纳兰性德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
摘花销恨旧风流。
帘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苍藓径空留。
两眉何处月如钩?

分类: 感伤  思念 

登池上楼

南北朝 ·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分类: 春天  写景  山水  抒情  失意  思归 

西北有高楼

两汉 · 佚名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ē)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分类: 古诗十九首  咏物  抒怀  失意  怨情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清代 · 纳兰性德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分类: 爱情  相思 

雁儿落带得胜令·饮中闲咏

明代 · 康海

数年前也放狂,这几日全无况。
闲中件件思,暗里般般量。
真个是不精不细丑行藏,怪不得没头没脑受灾殃。
从今后花底朝朝醉,人间事事忘。
刚方,篌落了膺和滂;荒唐,周全了籍与康。

分类: 失意  悲愤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