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行舟

元代 · 张仲深

舟行常可计,风色苦相违。
落日酒杯阔,清江芦笋肥。
壮怀兹浩荡,毕景自稀微。
眼底非无见,遥空一鸟飞。

行舟

唐代 ·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分类: 写景  抒情  思乡  愁绪 

李益: 写景  抒情  思乡  愁绪 

译文

光明媚,柳花飘飘扬扬坠在行舟之中。舟中人随手采起菱花,任凭小舟顺碧流飘转。
望乡楼上凭栏远望,这满眼风光,我却无心赏景,只思念塞北故乡。

注释

引:采摘。信:任凭。信碧流:听任船只在江流中行驶。
扬子:扬子江,即今扬州至镇江间之江流,古称扬子江。望乡楼:泛指可以望远的高楼。

赏析

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读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
  前两句写景。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在。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地的游人来说,却常常因为“又是一年春好处”而触发久萦心怀的思乡之念。何况,柳枝还是古人赠别的信物,柳花入怀,自然会撩惹游子乡思的愁绪。
  如果说,诗人这种思乡的愁绪在前两句里表达得尚属含蓄,不易使人体察,那么,后两句就表露得比较明显了。“闻道风光满扬子”这一句是说,诗人自己思乡心切,愁绪萦怀,没有观赏风景的兴致,“风光满扬子”只是听人所道,他不想看,也不愿看,因为他身处江南,神驰塞北(诗人故乡在陇西姑臧),眼前明媚的春光非但不能使他赏心悦目,反倒只能增其乡思愁绪。类似这样的情状,我们在古代的优秀诗词当中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写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闻道春光好,同样是自身愁绪多,一个终于没有去,一个尽管去了,但根本无心赏景。所取态度虽殊,感情表达的效果却是同样深切的。
  既然舟行扬子江,不是为了赏景,那又为何而来呢?第四句作了回答:“天晴共上望乡楼”。原来诗人是为登楼望乡而来。但读诗至此,读者心里不免又生出许多新的疑问:为什么要在“风光满扬子”的“晴天”才登楼望乡呢?诗中没有明说,留给读者去想象、体会、玩味。或许是,古时别家出走多在岁寒过后,当物华又换,春光再满时,游子的乡思倍切吧?或许是,风光明媚的晴天丽日,空气清朗,登楼望乡,可极目千里吧?所有这些,尽管没有写出,却比明白形诸文字更丰富,更耐人寻味。这正是这首绝句的神到之处。

猜您喜欢

哀故单良能先生

元代 · 张仲深

南渡衣冠旧,传家具五经。
智圆车炙輠,机敏隼扬翎。
训奉邹轲母,趋随孔鲤庭。
索坟心独领,诗礼耳亲聆。
煆炼金镕冶,锋铓剑发硎。
行方交自寡,居陋辙长停。
骁勇惭雄信,编修慕士宁。
妙深杨陆奥,颖脱邵程扃。
秘密神尝授,禅玄识自灵。
嗟予新造进,讲贯旧曾听。
煦妪沾时雨,钧陶藉范型。
哲人宁久世,梁木仆深坰。
授受多贤弟,传承有宁馨。
百年馀手泽,千古想仪刑。
马鬣封寒玉,麟州陨德星。
见知当世少,我独寸心铭。

题伍光大春山遇雨图

元代 · 张仲深

柴门竹树春如沐,村北村西半夕阳。
百里山光浮眼底,满川华气接云长。
杖藜别墅谁家客,理钓晴天何处郎。
我欲题诗思无限,卷图还忆在潇湘。

题天师画二幅 其二

元代 · 张仲深

雨洗枇杷奈翠何,白云如海写通波。
小桥分路春烟里,定有人家住涧阿。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