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背景
此词创作于中唐时期,词人与几个朋友在初秋的晚上聚在一起,饮酒吟诗。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诗。
译文
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
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层内门户早已关闭,户外万籁俱寂。一阵清风吹来,枝叶沙沙,引发无限寒意。
月色太亮,喜鹊误以为天色已明,扑刺刺猛然飞起,震落了片片秋叶。鹊起叶飏,飘然四散。
面对这样的月色,将会惹动多少人的愁思。
注释
谢公:宋谢灵运,一说齐谢朓,诗中以“谢公楼”比喻裴迪住处。
赏析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不知不觉中,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谢公楼,晋时谢庄写过著名的《月赋》,这里借指裴迪的书斋。饮酒吟诗的热烈场面随着月光的流泻,完全被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意味所代替。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此刻诗人才注意到,主人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层层门户早已关闭,户外万籁俱寂。一阵清风吹来,枝叶沙沙,引发无限寒意。人们顿时感到秋夜的清凉。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这两句由写四周的寂静和初秋的凉意转入写月光,但也还不是正面描写。月色无形无影,正面描写确实困难。钱起借鉴了前人的经验的同时,还化用了前人的诗句。曹操《短歌行》说:“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鹊惊”句就是从这里来的。月色太亮了,以致喜鹊误以为天色已明,扑刺刺猛然飞起,震落了片片秋叶。鹊起叶飏,飘然四散,显得别有情趣。比起曹诗,钱起的这句诗写得更为凝练,更富诗意了。
“萤远入烟流”,用的也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沈德潜说:“月夜萤光自失,然远入烟丛,则仍见流矣。此最工于体物。”用烟霭的暗淡衬托萤光,又用萤光之流失衬托月明,可谓运思入妙。有了这两句,一个月明千里的银色世界,异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诗人由领略、欣赏美好的月光,渐渐陷入了沉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面对这样的月色,将会惹动多少人的愁思呢?最后两句以问句作结,留待读者去揣摩、思考,显得意味深长。
猜您喜欢
青琐留才子,春池静禁林。
自矜仙岛胜,宛在掖垣深。
引派彤庭里,含虚玉砌阴。
涨来知圣泽,清处见天心。
兰气飘红岸,文星动碧浔。
凤栖长近日,虬卧欲为霖。
席宠虽高位,流谦乃素襟。
焚香春漏尽,假寐晓莺吟。
丹地宜清泚,朝阳复照临。
司言兼逸趣,鼓兴接知音。
六义惊摛藻,三台响掷金。
为怜风水外,落羽此漂沉。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忧正是魔,花萼败春多寂寞,叶阴迎夏已清和。
鹂黄好鸟摇深树,细白佳人著紫罗。
军旅阅诗裁不得,可怜风景遣如何。
斜月横,疏星炯。
不道秋宵真永。
声缓缓,滴泠泠。
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
天下事,少年心。
分明点点深。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远公林下满青苔,春药偏宜间石开。
往往幽人寻水见,时时仙蝶隔云来。
阴阳雕刻花如鸟,对凤连鸡一何小。
春风宛转虎溪傍,紫翼红翘翻霁光。
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
蓬山才子怜幽性,白云阳春动新咏。
应知仙卉老云霞,莫赏夭桃满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