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诵六经,中岁始闻道。
乃知三百篇,不贵辞娟好。
发言将自宣,犹若未深造。
尝恐岁年晚,白露先芳草。
覃恩时窜易,举笔如振槁。
庶或谐雅音,咏歌以终老。
青山云水窟,此地是吾家。
后夜流琼液,凌晨咀绛霞。
琴弹碧玉调,炉炼白朱砂。
宝鼎存金虎,元田养白鸦。
一瓢藏世界,三尺斩妖邪。
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
有人能学我,同去看仙葩。
冯驩客传舍,弹铗歌不已。
托身孟尝君,惟有一剑耳。
何事食无鱼,何事出无舆。
先生犹有剑,至我剑亦无。
一来曹南郡,优游聊自娱。
春风吹我衣,春草生庭除。
小便胞略转,晚发手自梳。
仰面送归雁,低头羡游鱼。
幸有薄薄酒,浸渍满腹书。
安得待天命,吾心亦何如。
长铗莫漫弹,何必忆吾庐。
志岂观非圣,才犹耻壮夫。
穷愁五经笥,感慨八驺呼。
昔隐思投耒,今行誓裂繻。
莫邪方有请,谁为鼓洪炉。
我拙畏吏事,观书度晨夕。
过眼辄成诵,掩卷不再历。
荒怪探禹穴,幽邈窥孔壁。
俯首滞铜印,朋侪屡贻责。
皇朝采疏逖,庞洪流庆泽。
英俊蔼云趋,参隶金门籍。
而我老红尘,弃置谁复惜。
径欲赋归欤,吴门晦声迹。
人寿能几何,百年犹一霎。
岂识貂蝉贵,且与渔樵狎。
饮涧不需瓢,采山时荷锸。
世人莫相嗤,吾自用吾法。
穷居虽寂寥,苦节谅难改。
青青山上薇,朝莫犹可采。
薇尽而长饥,饿死亦无悔。
古者夷与齐,清风弥亿载。
吾生癖而慵,烟霞成痼疾。
千山复万山,曾不厌深密。
广厦非所睎,分甘死蓬荜。
或问予如何,高明鬼瞰室。
山中良自好,住久乐已成。
山木有嘉荫,山禽无俗声。
永言辞世路,世路多不平。
亦以性疎懒,不能但劳生。
众人穷智虑,没齿常区区。
吾独不能尔,林卧安其愚。
聪明既寂绝,因之得玄珠。
其珠有夜光,终将破昏衢。
人生在斯世,穷达悬诸天。
迷徒不知此,多为外物迁。
岂若保真素,白云日高眠。
鸿飞杳冥冥,弋者何慕焉。
凡物无美恶,适俗斯见收。
荆玉铁强献,随珠毋暗投。
苟曰道不同,其可相为谋,知已尽沦丧,吾生行且休。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背景
唐伯虎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因参与泄题事件,被弘治皇帝革去功名,案情查实,被安排去浙江做一名小吏,唐伯虎表示“士也可杀,不能再辱”,断然予以拒绝回家。回到家里,却遭到了家人的白眼,为此唐伯虎与兄弟分家。于是在唐伯虎后半生二十余年时光,虽然功名未就,但自适的志趣,卖书画为生的生活方式,给他带来了人格的独立,故有感做此诗向世人言志。
译文
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农夫去耕田。
空闲的时候我就画一些画去卖,不用那些人世间作孽得来的钱。
注释
金丹:古代方士用黄金、丹砂等炼成的药物。坐禅:指佛家教徒静坐潜修领悟教义。商贾:经商。耕田:务农。
写就青山:绘画。造孽钱:“造孽”本作“造业”,乃佛教用语,即要遭报应的作恶。“造孽钱”即来路不正的钱。
赏析
这诗表白了作者自鸣清高的处世态度。“不使人间造孽钱”的正气,是令人称赞的。但此诗又容易使人误会为“商贾”、“耕田”的劳动所得也都是“造孽钱”了。
“”前二句一连用了四个“不”,写诗人在摒弃功名利禄之后的有所不为。“不炼金丹不坐禅”,即不学道,不求佛。唐伯虎是一个不肯趋炎附势,但又并不放弃世俗生活快乐的漂泊者,读者对他“高楼大叫秋觞月,深幄微酣夜拥花”的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不妨批判,但对其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那点精神是应予肯定的。“不炼金丹不坐禅”,大有“子不语怪力乱神”意味。“不为商贾不耕田”,则是不事人间产业。“不为商贾”是不屑为;“不耕田”是不能为,即孔夫子所谓“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也。四个“不”一气贯注。语极痛快干脆。
“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伯虎可以自居的头衔是画家,其画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他不慕荣华,不耻贫贱,以鬻文卖画、自食其力为荣。“闲来就写青山卖”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这是从事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应有的豪言壮语,能“写青山”而“卖”之,自有可参造化之笔,此为实话,亦自负语。假清高的人往往以卖画讨润笔为可羞,殊不知这是卖知识产权,和写文章“拿稿酬”一样的天经地义。所以作者敢于大呼:“谁来买我画中山!”这样挣来的钱花着舒心。由此,诗人又反跌一意:“不使人间造孽钱!”这一笔尤其显得豪迈。一竹竿打一船人,一切的巧取豪夺、贪污受贿、投机倒把、偷盗抢劫、诈骗赌博……而获得的非法收入,得之即“造孽”,花之亦“造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此句足使人深长思之。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背景
唐伯虎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因参与泄题事件,被弘治皇帝革去功名,案情查实,被安排去浙江做一名小吏,唐伯虎表示“士也可杀,不能再辱”,断然予以拒绝回家。回到家里,却遭到了家人的白眼,为此唐伯虎与兄弟分家。于是在唐伯虎后半生二十余年时光,虽然功名未就,但自适的志趣,卖书画为生的生活方式,给他带来了人格的独立,故有感做此诗向世人言志。
译文
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农夫去耕田。
空闲的时候我就画一些画去卖,不用那些人世间作孽得来的钱。
注释
金丹:古代方士用黄金、丹砂等炼成的药物。坐禅:指佛家教徒静坐潜修领悟教义。商贾:经商。耕田:务农。
写就青山:绘画。造孽钱:“造孽”本作“造业”,乃佛教用语,即要遭报应的作恶。“造孽钱”即来路不正的钱。
赏析
这诗表白了作者自鸣清高的处世态度。“不使人间造孽钱”的正气,是令人称赞的。但此诗又容易使人误会为“商贾”、“耕田”的劳动所得也都是“造孽钱”了。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前二句一连用了四个“不”,写诗人在摒弃功名利禄之后的有所不为。“不炼金丹不坐禅”,即不学道,不求佛。唐伯虎是一个不肯趋炎附势,但又并不放弃世俗生活快乐的漂泊者,读者对他“高楼大叫秋觞月,深幄微酣夜拥花”的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不妨批判,但对其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那点精神是应予肯定的。“不炼金丹不坐禅”,大有“子不语怪力乱神”意味。“不为商贾不耕田”,则是不事人间产业。“不为商贾”是不屑为;“不耕田”是不能为,即孔夫子所谓“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也。四个“不”一气贯注。语极痛快干脆。
“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伯虎可以自居的头衔是画家,其画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他不慕荣华,不耻贫贱,以鬻文卖画、自食其力为荣。“闲来就写青山卖”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这是从事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应有的豪言壮语,能“写青山”而“卖”之,自有可参造化之笔,此为实话,亦自负语。假清高的人往往以卖画讨润笔为可羞,殊不知这是卖知识产权,和写文章“拿稿酬”一样的天经地义。所以作者敢于大呼:“谁来买我画中山!”这样挣来的钱花着舒心。由此,诗人又反跌一意:“不使人间造孽钱!”这一笔尤其显得豪迈。一竹竿打一船人,一切的巧取豪夺、贪污受贿、投机倒把、偷盗抢劫、诈骗赌博……而获得的非法收入,得之即“造孽”,花之亦“造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此句足使人深长思之。
猜您喜欢
四海承平倦万机,只将彩戏悦真妃。
不平最是弹双陆,骰子公然得赐绯。
樽前人出玉芙蓉,纤手亲分荔子红。
归得大明湖上宴,也应看画说闽中。
朝霞染得好衣裳,吹遍湖头风露香。
身分可怜年纪小,纤腰一束郁金黄。